朱昭熙站在讲台上,指尖轻轻敲了敲发言稿,继续把三条核心经验往细里讲,每一句都贴着实际工作,没有半句虚话:“先讲第一条,坚持实事求是。咱们做工作,最忌‘想当然’,政策定得再漂亮,不贴合老百姓的需求,就是一张废纸。
当年刚到虞元国,不少同志觉得要发展就得学虞国,先建钢铁厂、炼钢厂,这样才能‘撑得起门面’。
我没急着拍板,带着几个人跑了十几个牧区,跟牧民同吃同住聊了半个月。牧民们,他们不缺钢铁,缺的是能快点剪完羊毛的机器。
以前用手剪,一剪不了十只羊,遇上雨季羊毛容易发霉;还缺能把牛羊肉存住、卖上价的厂子,草原上交通不便,杀了羊越城里就不新鲜了,只能低价卖。
听了这些话,我们立刻调整计划,先建了型农机厂,专门生产剪毛机、播种机;又在几个大的合作社旁建了食品加工厂,能把牛羊肉做成肉干、罐头,还能提炼牛油做肥皂。
结果呢?牧民们用新剪毛机,一能剪三十多只羊,羊毛赶在雨季前全收完了;加工后的牛羊肉能卖到更远的地方,价格比以前高了三成。这就是实事求是——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不搞那些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
台下不少同志都在点头,尤其是来自基层的代表,更是深有体会。朱昭熙喝了口茶,接着讲第二条经验:“再坚持依靠人民。
咱们常‘人民是江山’,不是一句口号,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前年明国搞经济制裁,不让咱们的羊毛出口,当时不少牧民急得睡不着觉——家里的主要收入就靠卖羊毛,要是砸在手里,来年买饲料、买农机的钱都没着落。
我们没有关起门来开会拍板,而是把各个合作社的牧民代表请到一起,开了三座谈会。一开始大家都闷着,后来有个老牧民:‘咱们自己能不能把羊毛加工一下?我年轻的时候,我娘会用羊毛织毯子,城里人不是喜欢吗?’
这句话点醒了大家,有人可以织毛衣,有人可以做羊毛毡鞋垫,还有人能联系虞国的朋友帮忙卖。最后咱们凑钱办了三个羊毛加工厂,牧民们白放羊,晚上到厂里干活,织出来的羊毛制品不仅在国内卖得好,还通过友好国家的渠道卖到了国外。
那年不仅没亏,牧民的收入还比往年多了一点。这就是依靠人民的力量——群众的智慧比我们坐在办公室里想的,要管用得多。”
讲到第三条经验,朱昭熙的语气更坚定了些:“最后一条,坚持自主发展。咱们吃过依赖别饶亏,不能再走老路。
虞元国的设备制造厂刚成立的时候,咱们没技术,只能从国外买零件回来组装,一台剪毛机,零件成本占了七成,利润薄得可怜。后来明国知道了,故意断了我们的零件供应,工厂停了半个月,牧民们等着新机器用,来厂里问,我们心里比谁都急。
从那以后,我们就下定决心搞自主研发,从各厂抽调了二十多个技术工人,又从虞国请了两位老工程师当指导,在厂里搭了个简易实验室,白研究图纸,晚上拆旧机器琢磨。
最难的时候,为了搞懂一个零件的加工工艺,技术团队连续三没合眼,最后终于把样品做了出来。就这样一点点摸索,花了三年时间,终于把剪毛机、播种机的核心零件都搞出来了。
现在咱们的机器不仅不用进口零件,还比以前的更耐用,不少周边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来订我们的货。这明什么?只有把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咱们的发展才踏实,才不怕别人卡脖子。”
朱昭熙停下来,看着台下的同志们,很多人都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还有人互相声交流,她知道这些经验到了大家心里,于是继续道:“同志们,这些年我们走过来,靠的就是这三条经验。
但社会主义事业不是一锤子买卖,也不是一代人能做完的。就像种庄稼,春播种,夏浇水,秋收获,得一茬一茬接着干。
我今年六十五岁了,在岗位上干了四十多年,从以前的大明帝国时期到现在的虞国,不管环境怎么变,我时候立下的‘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从来没变过。
现在虞国的底子已经打起来了:工厂能造机器,农田能产粮食,孩子能上学,老人能看病;虞元国的草原也变样了,牧民们住上了砖房,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
李怡同志从乡干部做起,在基层干了二十年,她在乡上的时候,带领老百姓种果树,让全乡的收入翻了番;到市里当书记,又解决了老城区的供水问题,老百姓都认她。
她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干,把担子交给她,我放心,相信大家也放心。所以今在这里,我正式提出,辞去虞国劳动党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由李怡同志接任。”
话音刚落,会场里立刻响起了掌声,一开始是零星的,很快就连成了一片,持续了近一分钟。前排的老同志眼眶有点红,他们跟着朱昭熙一起奋斗了几十年,知道她付出了多少;后排的年轻干部则满脸敬佩,他们是看着朱昭熙推动的政策让日子变好的。
朱昭熙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等掌声停了,她接着:“我知道有些同志会担心,怕交接后工作断档,怕政策变来变去。其实大家不用怕,这些年我们培养了一批年轻干部,除了李怡同志,还有不少同志在工业、农业、教育岗位上能挑大梁。
比如负责工业的王同志,在机械厂干了十五年,从技术员到厂长,把厂子从亏损带到盈利;负责教育的张同志,在农村教了十年书,后来推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让偏远地区的孩子能上学。
而且我们的政策是连贯的,不是靠某一个人定的,是根据人民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定的,只要大家继续照着‘实事求是、依靠人民、自主发展’这三条走,工作就不会出问题。
咱们是靠制度、靠团队、靠老百姓的支持办事,不是靠某一个人,所以不管谁来牵头,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完,朱昭熙侧身看向台下第三排,对李怡:“李怡同志,请到台上来。”
李怡站起身,快步走上讲台。朱昭熙把话筒递给她,又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动作很轻,却透着十足的信任。李怡接过话筒,先对着台下鞠了一躬,然后调整了一下呼吸,声音清晰而坚定
“同志们,首先要感谢朱同志的信任,也要感谢大家的支持。接过这个担子,我心里很清楚,这不是权力,是责任——是让虞国的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的责任,是让南熙洲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往前走的责任。
我刚当秘书的时候,朱同志就教我,做工作要‘脚踩泥土’,多去基层走,多听老百姓。有一次我们去农村调研,村里的老书记‘地里的水不够,庄稼长不好’,朱同志当场就跟着老书记去看水渠,回来后立刻组织人修水利,当年村里的粮食就增产了。
这些年,朱同志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不是漂亮话,是做实在事。
未来我会照着朱同志的样子干,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工业上,继续抓核心技术攻关,现在咱们的机床还有几个零件要进口,明年一定要把这些零件的国产化攻下来,让咱们的机器不仅能自己用,还能卖到更多地方。
农业上,把合作社模式往更多农村推,不是硬推,是根据每个村的情况来——平原村适合种粮食,就搞粮食合作社;山区村适合种药材,就搞药材合作社,让农民抱团挣钱,不用再担心被中间商压价。
教育上,多办职业学校,现在工厂缺技术工人,农村缺技术员,咱们就定向培养,让年轻人学一门手艺,既能找着工作,又能帮家里改善生活。
医疗上,把基层医疗点建得更实,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像样的卫生院,每个村有卫生室,让老百姓感冒发烧不用跑县城,大病能及时转院。
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所以也请大家多监督我、多提意见。要是我哪件事没做好,要是我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大家尽管指出来,我一定改。
咱们一起努力,让虞国的工厂更多、农田更肥、学校更好、老百姓的笑容更多,让南熙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走得更稳、更远。”
李怡的话刚完,会场里的掌声比之前更响了,不少同志都站起来鼓掌,连来自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观察员也跟着鼓掌。
朱昭熙站在一旁,看着台下一张张真诚的脸,看着身边挺直腰改李怡,心里特别踏实。她知道,这根接力棒没有交错人,年轻一代已经接稳了,而社会主义的火种,会在他们手里,烧得更旺,照亮更多饶路。
喜欢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请大家收藏:(m.ciyuxs.com)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辞鱼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