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赵子曰

首页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九龙夺嫡:废材成皇 穿越原始之魂 从影视剧里当配角开始战斗 三国:最强家族,从并州开始崛起 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唐一根棍 太阳与雄狮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赵子曰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文阅读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txt下载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四十六章 徐世绩噤声孝刚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话之人,乃屈突通。

他这一通话,算对,但不算全对。

若是彰显军威,得打赢了才好彰显,这场战斗,两下姑且算是平手,只能是不堕士气。

倒也罢了。这罗士信之勇,几年前在瓦岗的韦城旧寨,李善道就已是亲眼所见,程咬金更不必多,论之武勇,比罗士信还要强些。却遣骑往城下示威时,李善道就已料到,李密可能会派他两人出战,是以遣去示威的两支汉骑的主将,他也都是挑选的本军的一流战将。城东者是李君羡,城北者则是李孟尝。并为万全起见,在城北、城东各布置了接应之人,城东便是薛万淑,城北是张士贵。这下比拼,虽未胜了罗、程,然不分胜负,也算已是不错。

一场斗,不值多言。

李善道点零头,接住屈突通的话,道:“君羡与万淑首战挫敌,且录两人之功,待攻克管城,一并重赏。然此不过开胃菜,眼下之要,还是在於管城。这场与李密的决战,具体该怎么打。”提起手,指向管城及城外的魏营,“诸公,管城已在眼前,公等有何高见?”

“大王,管城这块硬骨头,臣之愚见,仍是得按既定方略,得慢慢啃,不能急。”屈突通道,他也指向管城内外,“李密的防御扎得太密。城外四面,营垒环绕,箭楼林立,前掘沟堑,而诸营间以甬道相连。内依坚城,外则诸营互为犄角,贸然强攻,恐损兵折将而无功也。”

——“甬道相连”也者,如前所述,甬道即用土石、木板夯筑而成的封闭通道,可容士卒在其中隐蔽行军,往来援救。李密这些,在管城没闲着,干了好几件与守城有关的要紧事,除加固营垒外,便是大建甬道,将城外诸营之间、并城外诸营与城之间皆紧密连通了起来。

薛世雄捋着花白的胡须,声音浑厚如钟,沉声道:“屈突公所言极是。甬道贯通,一则,敌便可迅速调援,进退有据,攻守相济;二则,有甬道遮掩,於我军而言,难以察知其兵员调动,虚实莫测,更增攻坚之难,也许会陷入被动。因以臣愚见,欲破此局,须得先断其甬道。使其内外难顾、诸营孤立。唯如此,方能先将其城外诸营各个击破,继而图取管城。”

断其甬道,确为破局之要。

李善道遥望城北魏营间的甬道,摸着短髭,沉吟稍顷,道:“若断其甬道,公等有何良策?”

薛世雄是沙场老将,对此挺有经验,道:“大王请看,诸魏营间的甬道虽看似坚固,然并非尽以土木筑成,其中颇有以木板、茅草覆土者,尤其转角、或与营垒交接之处,为求工省,更多用木板搭建。此易於我军火攻也。若能遣精兵夜袭,携油炬火种,潜至近处,以火箭射之,乘风纵火,必可奏效。一旦火起,各营必乱;且又火势蔓延,甬道隔绝,营外援断。我军趁此,便可分兵数路,或攻其薄弱营垒,或歼其仓皇救火之师,则密纵有良策,亦难挽回。”

到底,还是李密用来加固城防的时间太短,因此许多工事只得草创,未能尽善。

甬道虽大致已将各营相连,然正如薛世雄所观察到的,却的确是颇有以木板等构建的薄弱之处,尤其西、东两隅,木构居多,覆土较薄,遇火极易引燃。用火攻,是个不错的办法。

李善道抬头望了望色。

从昨起,就阴沉下来了,云层低垂,风中带着湿意,似是有落雨之兆。

火攻固然是个可选的办法,可如果下起雨来的话,这个办法就没法用了。

忖思了下,李善道点头道:“薛公此法甚好,但须观候而动。今云势郁结,或是风雨将至,若仓促行之,恐反为火所误。此法,现不可用,须当暂缓,看看到底下不下雨,待到色转燥,风向有利,再遣死士潜行,用薛公此法,纵火焚烧方可。”

薛世雄应道:“是,大王所虑甚是。”

“大王,甬道是个麻烦,除此外,还有个麻烦,也需尽快解决。”于志宁道。

于志宁本在贵乡,协助魏征,处理河北的军政诸务。大军此次出白马之前,李善道特将他从贵乡召到了军中,让他专门负责大军的一应后勤等事务。

顿了下,于志宁继续道:“便是用水。附近水源,已被魏军污染。周边乡里的井中,大都飘着死鼠,被魏军投了毒;近处的河湾也被倒了秽物,水色发绿,腥臭扑鼻,根本没法饮用。我十万大军,方下饮水,只能从数十里外的管水远途运来,需动用上千民夫,耗时耗力。

“正如大王所虑,阴或雨。若再有雨水,尽管可接雨为用,然接的雨水,肯定不足使用,还是得依赖远运。道路泥泞,车马难行,则取水更难。臣愚见,须立即遣吏,寻找水源,挖掘深井,以求得可用之水;并组织人手,广设净水竹棚,以明矾、沙石、木炭等过滤脏水,使之勉强可用,以暂解燃眉之急,同时严令各营节约用水,凡洗漱等事皆予限制。”

水源被投毒,这还是李善道征战这么多年以来,头次碰到的新情况。

他不知道,此乃是祖君彦献给李密的计策。

但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较为棘手的麻烦。听了于志宁的话,他道:“卿言甚是。此事关乎全军日用,须即刻施校命工曹协同地方乡老,连夜勘测地脉,择高燥处掘井;净水竹棚限明搭成,各营分派卒、夫,轮值取水,不得有误。传令下去,若有浪费用水者,惩之。”

于志宁应诺领命。

见李善道与于志宁关於用水之事对答已毕,边上的陈敬儿上前一步,叉手行礼,进奏道:“大王,臣等来城北,觐见大王前,先已观视过了城东的敌情。城东魏之诸营,与城北魏营相同,亦是栅垒高筑,互相以甬道相连,外掘深壕,置有鹿砦、拒马等物,守备森严。

“然城东诸魏营之守军,察其旗帜,多孟让所部。孟让为延霸、沐阳数次大败,士气已沮,军心惶惶。若思欲破敌之甬道,臣敢请之,督率本部,先攻城东,以孟让营为突破口。其军怯战已久,我军锐气正盛,当可一鼓而下。若是得手,可再趁势进取城北等诸魏营。”

李善道听罢,抬眼看了下陈敬儿,又扫视了下他身边的高曦、高延霸、刘兰成,嘴角露出赞许笑意,道:“五郎、沐阳、延霸、刘卿,卿四人引偏师,两万之众,连下开封、莆田两城,特别开封,系魏军重兵驻守之地,却亦轻拔,按期抵至管城,与主力会师,实属难得!”

他目光落在刘兰成身上,语气更显温和,笑道,“刘卿,尤其你,先佐綦公顺、王薄,转战琅琊、东海、下邳诸郡,所向披靡,收降豪帅十余部;后雍丘告急,你引五千人进驻汴水北岸,呼应城中,又牵制王伯当部数万,使其徒劳旬月不能克城,雍丘得以完守;此次攻开封,你更又献‘声东击西’之计,白佯攻西城门,吸引守军注意,夜里强攻东城门,一举拿下坚城,此计奇正相生,睹妙略。卿此历战之功,功莫大焉!今取管城,望卿再接再厉!”

刘兰成赶紧躬身拱手,谦逊地道:“大王谬赞,臣岂敢当!前转战诸郡,仗大王威德布於四海,方所过皆降;支援雍丘,臣无寸功,全赖陈大将军、杨公勠力坚守,拿保全;开封之举,则全靠了将士用命,陈大将军与两位高大将军统筹调度,臣不过是提了些浅见,更是不敢居功。今从大王伐李密,大王霸业奠定之机也,臣自当尽忠竭智,以报大王之恩。”

“卿不必过谦。卿之功劳,我皆记在心中,亦待攻克管城,一并封赏!”李善道摆了摆手,微笑着,又夸赞、勉励了刘兰成几句,目光重回向陈敬儿、高曦、高延霸,语气从温和转为坚定,道,“五郎,你请攻城东之策,甚合我意。孟让数败之师,确有可击之隙。沐阳、延霸,你两军与五郎军休整两日,看看气,若可,便试攻之。刘卿,你为五郎参赞军机。”

却是城东诸军,陈敬儿、高曦、高延霸,三个大将军,没个主次不行,因陈敬儿资历最老,性子又好,谦逊而不争功,能听建议,李善道已是令陈敬儿为主将,高曦、高延霸为其副。

便陈敬儿、高曦、高延霸、刘兰成四人接令应诺。

“至於城北、城西、城东三面。”李善道扫视屈突通、薛世雄、焦彦郎、萧裕、独孤神秀等将,道,“便按在白马拔营时,已定之方略。薛公,待城北、城东营筑稳妥后,你即率你部,转至城西筑营。城东此面,不做筑营,神秀,遣你部骑,每拨千骑,轮替游掠便可。”

毋庸多,这依然是攻城时惯用的“围三阙一”之策。

诸将应令。

“待城外三面,我军诸营皆筑好后,即仍是按既定之方略,将三面驻兵,悉分为攻、援、驻三部。攻则轮番上阵,以疲其守;援则随时待命,应变突发;驻则守营休整,以备后续之需。”

诸将再次应令。

李善道环顾诸将,末了道:“当三面围定,开始前期之施压进攻时,公等须记,要点在二。第一,就是咱们已经议定的,此前期之攻,目的是为疲敌,让魏军终日紧绷,夜里睡不安稳,消耗他们的体力、士气;同时摸清他们的援军规律,比如哪营受袭,其它营多久能来援、来多少热等;第二,则便是视气情况,若是允可,就依薛公之策,先以坏其甬道为务。”

诸将齐声应道:“谨遵大王令!”

李唐大概将要进攻河东南部、陕虢地区,虽已做出应对,毕竟李世民不是轻易能敌之人。实话来,李善道现是心悬两线,既要考虑彻底消灭李密,又得防备关中方向的动静。要没有一点时间上的压力,是不可能的。可李善道却也更加清楚,和李密对峙几个月了,当此终於到了决战之时,他却是绝不能有丝毫急躁冒进。是以,在攻管城此战上,他选择稳扎稳打。

一番与诸臣的计议,除了加入了先破坏甬道、找水源外,其余的大都仍是开拔前的已定计议。

李善道暂止话头,按住望楼的扶栏,再又一次眺看向管城城墙,目光沉凝。

……

却李密等已不在北城楼,下到了郡府。

也是正在与王伯当、裴仁基、孟让、徐世绩、祖君彦、郑颋等计议接下来的守城事宜。

“汉军已兵临城下。城东一战,义贞、士信胜得还,於我士气,甚有振励。汉军筑营完后,当就会展开攻势。已观汉军军容,就守城诸般,公等各有何高见?”李密端着茶碗,问道。

堂下沉默了下。

徐世绩率先起身,恭敬道:“大王,臣愚见,汉军看似声势不,然远来疲敝,我以逸待劳,彼攻我守,地利、人和俱在於我。且我城中粮秣足支两三月之久。其若急攻,我军不妨即固守应之,使其顿兵坚城之下,不过月余,彼必士气衰落;而其若缓攻,我则可趁夜袭扰,令其不得安歇。彼军久顿於外,一旦久攻无功,自当退去。我军至时开城追击,可获全胜。”

李密颔首,目光转向裴仁基。

裴仁基起身,道:“大王,懋功所言甚是。臣以为,眼下最要紧者,一在稳守四门,汉军主力在城北,尤当以城北为重;二在为防汉军久围,洛阳援兵晚出,冶严加管控粮秣,杜绝浪费;三则守城之道,在於攻守兼备,故亦须适当反击。三策并行,足可待其师老无功。”

却这两人,的俱是头头是道,然细究两人之策,却其实都是老生常谈的守城常理。

然李密听了,却是出口称赞,道:“二公所言,俱高明之见。当先之计,确是须当先做坚守,适当反击,以耗汉军之锐。其后,再做别议。”转看王伯当、孟让等,问道,“卿等何意?”

王伯当离席而起,弯腰叉手,道:“大王,懋功提到了士气、粮秣。臣以为,固然地利、人和俱在於我,我若坚守,诚可耗其锐气,然人心易动,久守孤城,终恐士卒动摇,在我军士气方面,亦须防生变,冶及时激励,赏罚分明,此其一;裴公提到了洛阳援兵也许会晚出,粮秣须得管控,此策甚是,我军粮秣现虽足两三月之用,可的确是也得须防汉军久围。”

却是王伯当所提这两条,才是指出了关键之处。

魏军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士气、粮秣。

士气方面,连败之余,虽经李密各种施措,略有恢复,可如长期被困,外无援兵,——就洛阳援兵淬,裴仁基、王伯当的都很婉转,都是的“也许洛阳援兵晚出”,实际上,洛阳究竟会否遣援,根本就是未知之数,如此,如王伯当言,久守孤城,肯定士气会再次低落。

粮秣方面,李密前几,不仅将外围诸县的精锐都召回了管城,并且也大力搜集粮食,加上管城本有之储粮,暂够支撑部队消耗。然而数万兵马,每日消耗甚巨,虎牢关现被汉军的王君廓等占据,从兴洛仓往管城输送粮食的道路已经断绝,如果长期守城,粮食也会是大问题。

李密抿了口茶汤,斟酌了会儿,道:“伯当所虑极是,粮不可支久,士不可久战。今我军虽据坚城,然若汉军久围,对我军恐将不利。这样吧,我今日再上表一道与洛阳,请朝廷务必遣援,并再檄令朱粲,令他引兵北上,速至管城,亦为我军之援。”

洛阳的援兵都不好,朱粲更是难以指望。

诸将皆知,李密此言,无非是在没有别的可行之策下的,聊以安抚军心之举而已。不过,尽管知晓,当然是不是有人不识趣的点破,只心中皆是明白,此策难恃。

诸将参差不齐地应了声是后,堂中又沉默下去。

李密看着诸将,他也知诸将各存忧虑,然他委实已无别法,只能强作镇定,以稳众心,便又道:“今汉军虽盛,我非无备。管城城高池深,粮械尚足,城外诸营皆以甬道相连,有急驰援可及。以我度之,固守两三个月,当无大碍。如懋功之议,只要拖至汉军士气衰竭,何止我城围可解,趁机追击,胜之亦未可知!公等,愿与诸公同心戮力,共守此城。候汉军撤退,或我追击取胜之日,必今日共度之艰,不敢忘之,厚赏不吝,功名富贵,与诸公共享之。”

王伯当带头,诸将又参差应诺。

李密温言展笑,请诸将还坐。

温声笑容之下,他心中尽是焦虑。然他也知,此刻唯有耐心等待,才能在绝境中寻得生机。

却是汉魏双方虽各有己方的压力,但李善道、李密这两位两军的主将,不约而同,都顶住了压力,选择了耐心等待的方略。也不必赘述。

……

军议散时,已是三更。

夜色如墨,郡府外的灯笼忽明忽暗。

寒风卷着枯叶,在石板路上打着旋,发出“沙沙”的声响。

徐世绩刚走出府门,就见府门外立着几人,是聂黑闼、刘胡儿、丘孝刚,还有两名亲兵,牵着备好的马匹,马鼻里喷着白气。

却徐世绩军中现下的大将,主要是聂黑闼、罗孝德。如前所述,在瓦岗时,徐世绩是凤凰分寨的寨主,罗孝德是他的副寨主。而下徐世绩部的兵马部分在城中,部分也在城外,驻在城西,罗孝德在城外营中主持军务。而聂黑闼留在了城郑刘胡儿早前在河北,后来为徐兰给徐世绩送信,到了徐世绩军中后,因为徐世绩没有给徐兰回信,就留下了,没再回河北。丘孝刚是后来投从徐世绩的,其人骁勇,善马槊,现为徐世绩军中的骑将,深得徐世绩信用。

徐世绩今跟着李密,在城头上观望汉军情况的时候,他们也都随行在侧。

只是适才议事时,他们不够资格参与,所以与王伯当等的从将们一同,在外等候。

诸人见他出来,赶紧迎上。

刘胡儿递上一件大氅:“郎君,夜里风大,别冻着了。”

徐世绩接过大氅,披上了,待要上马,身后传来叫他的声音:“懋功,留步!”

回头一看,是王伯当。

“伯当兄还有事?”徐世绩拱手问道。

王伯当走近,府门两边的灯笼光芒,映在他脸上,面容甚为温和,他握住徐世绩的手,殷勤道:“懋功兄,眼下形势虽紧,可明公的方略是对的。城中粮够三月,兵马数万,洛阳援兵不定已在路上,将至偃师、兴洛仓城。等洛阳援兵与雄信兄、房长史合兵之后,黄君汉、赵君德、王须达虽为汉军大将,资历颇有,然论军谋,皆非名将,败之不是难事。而又等到击败了黄君汉等部后,洛阳援兵、兴洛仓城我兵,即可援助管城。懋功兄,只要守上一两个月,局势便有望逆转。等击退汉军,我等回到兴洛仓,愿与贤兄再做痛饮!”笑问道,“如何?”

徐世绩恭谨地道:“伯当兄得是。明公神武,我军上下同心,必能化险为夷。”

王伯当拍了拍他的肩,笑道:“快回吧,夜里冷。”

两下作别,王伯当又去追赶裴仁基话不提。

徐世绩翻身上马,在聂黑闼、刘胡儿、丘孝刚等的随从下,便还住处。

路上诸人无话。

夜风寒凉,城中悄寂无声,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声音传出颇远。时或碰见打着火把巡逻的兵士,都认得徐世绩,停下行礼。徐世绩却一丝不苟,每次都让亲兵出示令牌,亲自回应口令。

回到住处时,已是三更过半。

这是一处临街宅院,原是管城富户的家,如今被征用做了将领居所。

才进堂中,聂黑闼、刘胡儿帮着徐世绩铠甲,尚未卸下。

丘孝刚是个急性子,就直接问道:“大郎,方才军议,明公怎么的?议出个什么章程了?罗、程两位将军之勇,谁人不知,却连他两人,也没能将示威的汉骑主将擒杀,足见汉军之强。今日在城头观望,汉军军容极盛!明公到底有啥法子应对?”

不等徐世绩话,他又了一句出来。

徐世绩闻之大惊,顾不上还在卸甲,急忙就按住了他的手,道:“噤声,休得胡言,隔墙有耳,慈话语,万万不可再!”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m.ciyuxs.com)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辞鱼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天生废柴?没事,我有混沌之宝 股市搬运工 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 长生剑游录 斗罗之秦时明月系统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古镇谍影 阴阳鬼医 大案疑案破不了,国家请我出山! 开局怒抽逆天灵珠 顶流男团的穿书日常 布局天下:我是幕后黑手! 魔女校花从无绯闻,直到遇上了我 太后每天都在嫌弃这一届宫斗太差 春风玉露 我在菜市口斩妖除魔那些年 师妹她身怀绝技 不做英雄的我有什么错 高武:猛练龙象般若功横推一切敌 提款机不当了,校花儿全家急疯了
经典收藏 大明好王爷 重生我无敌 仵作传奇 大梁贵婿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我的葡萄牙帝国 开局流放到北凉,我成了镇北王 驸马城 大乾:从一介布衣到权倾天下! 带着淘宝回大唐 异世年令营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我,落魄赘婿,复仇逆袭耀世间 红楼之贾政 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 南宋:开局赢秦桧百两金 英雄联盟之王者之心 世子无双 铁血都督周公瑾
最近更新 大宋潜火队 大明复活楼,朱家祖宗全来了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离石游记 秦时小说家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春秋晋国风云 大唐腾飞之路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汉朝之秦末楚汉争霸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赵子曰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txt下载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