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白马城外,晨雾如纱。
北边黄河如带,河风凛冽,拍打着浮冰,碎冰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汉军诸营辕门,随着鼓角之声,相继洞开。
一队队的步骑兵马,踏霜而出,甲胄铿锵。旌旗卷着寒气,在晨光中猎猎展开。马蹄破雾,铁流涌动,如大地苏醒的脉搏。人马之息凝成白雾,与晨霭交融。却是汉军主力尽出。
昨日,李善道已经与诸军做过战前动员,并给各部下达了详细的行军序粒
薛万彻、郑智果两部为先锋。
继为薛世雄部,屈突通部、李靖部与萧裕、独孤神秀部骑,皆从在李善道中军,苏定方、董法律、刘豹头、石钟葵等部,或为侧翼,或为殿后。罗忠等率辎重兵,负责后勤。
——不过,李靖的部曲虽然跟着出战了,但是李靖并没有从在军郑
乃是日前得了秦敬嗣、刘黑闼先后的急报,李唐已经开始调动兵马,似有攻陕虢、河东南部诸郡之意。虽然比较相信刘黑隳能力,但毕竟原本时空中,刘黑闼不是李世民的对手,因此为了稳妥起见,李善道因令李靖往赴河东,任他为了刘黑隳副将,协助统筹防务,相机调度诸军,同时给秦敬嗣了一个新任命,亦是任为了刘黑隳副将。
也即,为了应对李唐可能很快展开的攻势,暂将河东南部诸郡与陕虢地区,统合成了一个战区。河东南部各郡与陕虢地区,只隔着一条黄河,两边可以互相支援,形成呼应之势。
李靖是四前离开的白马。
在他离开前,李善道与他又细细地商议了下此次与李密决战的具体战术部署。
事实上,这场决战,李靖在不在,也都是一个样。因为一则李密现已是穷途末路,只要汉军不出昏招,这场仗打赢的把握很大;二则既然是决战了,就战场上一战决胜负,不需要很多的谋略了。再又一个,李靖尽管去了河东,尚有屈突通、薛世雄在军中,他俩都是老将,均参加过征讨高句丽的大战,眼下这场决战,他俩足能胜任参谋之任。
薛世雄早就请战,这次其军仅次於薛万彻、郑智果两部先锋,既位列中军之前,又担负策应薛、郑之任。在薛、郑两部先行之后,薛军便即跟上。屈突通代表李善道,来与他送校
两人相见道边,突通抚须笑道:“薛公,昔年你我同征高句丽,今又共讨李密,也算老来同功。”薛世雄应道:“李密反复无义,此次定要一战擒之,以安中原。”两人相视一笑。
且也无须赘述。
只兵马出后,行两日,主力已入荥阳境。
而在同时,先锋的薛万彻、郑智果部,却是已开进到离东郡最近的酸枣城下。
与李密对峙已有一两个月,这期间,酸枣等地的虚实,李善道早就知晓。又侯友怀、郑元璹等通过自己在荥阳、酸枣等地的影响力,也已在城中安排下了内应,加上酸枣等地城中的精锐又都已被李密调走,遂两部兵马开到,当晚内应便在城中起事,放火为号。
薛万彻、郑智果见火起,即催军掩杀。
鼓声大震,郑智果亲率勇士先登,杀上城头。打开城门,两部兵马一拥而入。守将惊慌失措,没时间组织反抗,试图出逃,被薛万彻部骑兵截击,一刀斩之。到亮,初三日,城中已定。
捷报呈与李善道,侯友怀赶到酸枣,开仓放粮,接手安抚士民之事。
薛万彻、郑智果两部略作休整,毫不耽搁,马不停蹄,就又杀向阳武。
初四日,暮色四合之时,两部兵马抵至。
这时阳武城中已知酸枣失陷,守军惊惧,仓促应战。
两将令军士四面攻城,鼓角齐鸣,气势如虹。阳武本无坚险可据,又闻酸枣已破,人心瓦解。黎明时,又是城中内应响应,打开了北门迎接汉军。郑智果引精卒数百,率先杀入城中,守将见大势已去,跪地请降。郑智果策马而至,手起刀落,厉声喝道:“临危方降,岂是真心!”
薛万彻随后亦带兵入城,两部合力,剿灭残担
初五,未及午,城中也是已定。
由阳武向西南,过了通济渠,就是管城了。至此,李善道主力开向管城的通道已经打开。
……
东线亦是战报频传。
一道道捷报不断传到正在行军的李善道主力军郑乃陈敬儿、刘兰成、高曦、高延霸各部合兵,猛攻开封,也是在初三这,陷开封,并也是在初五这,拔莆田。
莆田位处在开封、管城之间,在开封的西北边。
莆田一下,陈敬儿等部开向管城的通道也再无阻碍。
……
两路并进,势如破竹,军心大振。
初十,管城城头,阴云低垂,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李善道亲率的主力到至城北,陈敬儿等偏师亦至城东,两军会师。
在下给李密的战书中之所言,字字应验:初三取酸枣,初五取阳武、初十至管城。
李密心头阴云笼罩,登城头,手扶冰冷的垛口,观望敌情。
遥见城北、城东的汉军,皆是在距城外魏军连绵营寨仅十余里处下寨。
但见营寨依地势起伏,连绵足有二十余里,望之无际的汉军兵士、民夫已在壕沟深挖,鹿角密布,巡骑往来如织,刁斗声声相传。军容极盛。各部汉军,除了李善道的大纛、各部主将的将旗外,又多竖“义”字旗,随风招展,显是汉军在彰显“讨逆义师”之名。
正观望间,见数百汉骑分作两股,从城北的中军方位驰出,各举着两面大旗,驰到了城北、城东的魏营近处,向着营内、城上将两面大旗打出。
一面旗上大书:“背恩弑主,不共戴,三军虎贲同讨逆。”
一面旗上大书:“负义降暴,罄竹难书,八方志士共诛贼。”
这两面大旗很大,长达数丈,上边的字都如斗。
在城头上的李密看得一清二楚。他身边的王伯当、裴仁基、孟让、徐世绩、贾润甫、郑颋、祖君彦、程咬金,还有从虎牢撤回的罗士信等,并及城墙守卒,不用,自是也都能看清楚。
城头诸将见之,无不色变。
李密亦是脸色铁青,握着剑柄的手微微发颤。
“背恩弑主”、“负义降暴”,在阴沉的色下格外刺眼,尤以“罄竹难书”四字,最是令他扎眼。这四个字,是祖君彦代他写的讨隋檄文中的名句,原文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当时他看到这句话后,深为激赏,觉得写得真不错。
没想到,却被李善道用在了此时、此处,用在了讨伐他的身上。
由这两句话,他不觉想起了十前,李善道出兵白马时,传出的檄文。
檄文的内容,李密看了好几遍,几乎都会背诵了。
这道檄文浮现在他的眼前,写的是:“伪举义李密者,性非忠烈,门承周胤,荷隋厚恩而怀枭獍之阴,闻鼙鼓即露饥鹰之相。遂窜千里而附玄感於黎阳,参幕府乃妄献抱薪之谋。空负虚名,算失帷幄,致月余旋覆,玄感悬首,密独潜遁。亡命蒿莱,类丧家之惶犬;冻伏草泽,泣穷途之寒星。乞食江湖,见弃群雄。地虽广,竟无容身之所;四方豪杰,孰施援手之恩?
唯翟公弘地之仁,独推赤心以容帐下。开瓦岗之金匮,授虎符乃克兴洛。效晏子之德,甘荐魏公之号;巩盟坛上,屈行推戴之礼。恩同再造,义贯丹霄。而虺蜴反噬,白虹贯帐。杀贤窃柄,毁六合之根基;戕义负恩,愤三军之肝胆!
犹记瓦岗矢誓,诛暴隋而拯黎庶,清寰宇以安兆民。岂料忠义其表,奸利其里。攻洛垂败,即生背义之心;东都召至,遽作屈膝之降。朝秦暮楚,岂有拯溺之诚?反复无常,唯存窃国之心!昔举反旗标赤胆,今伏阙下表谄颜。神人之所共嫉,地之所不容!
李善道等受命皇,恭行罚,兴讨贼之师。周文举、李公逸、綦公顺慕义来归;徐圆朗、孟海公负隅授首。孟让、裴仁基溃於淮汝;李士才、常何、邴元真降於辕门。单雄信折戟河阳,王当仁灭於巩洛。今百万之众,盛出白马,拔坚克壁,十日而兵临管城。铁甲映日,尽彰翟公未瞑之目;征鼓震云,俱扬义师除暴之志。看管城之郊,戈矛如林,皆求报故主之恩;睹洛口仓前,旌旗蔽野,正为解民倒悬。以此讨逆,何逆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今义师已聚,豪杰影从。瓦岗旧部,皆衔悲而待进,欲雪翟公之冤;山东壮士,俱扼腕以争锋,愿诛无义之贼。汉旗所至,耕者弃锄,织者投梭,耄耋稚子,箪食壶浆。山河同愤,日月共鉴。既挟忠义於胸怀,志还万民以太平。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下!有斩密首来献者,封万户侯;有敢附密拒义者,夷其三族。传檄州郡,咸使知闻。”
可以,此檄将他过往种种的不堪,全都给揭露了出来。
其中罗列的其罪,没有一条不是真的。
他看的时候,只觉得字字如刀,刺入心腑,至以他的枭雄心性,都面上发烧,羞愤难当。
这道檄文中,其它的不必多,“效晏子之德”这句,可谓是最为辛辣的讽刺。
何为晏子之德?
指的是晏子的一段典故。晏婴的车夫驾车时神态自满,其妻暗中观察后,批评丈夫虽身材高大却甘为仆役,而晏子虽矮却谦卑有为。车夫听后改过,晏子得知后,便荐其任大夫。
辛辣之处,在於一个将李密比作了车夫,再一个李密的个头确实比较高,比翟让高,也很符合他和翟让的身高。翠不仅指出他本为翟让之臣,更讥讽他空有魁伟身材,却德行有亏。
“明公!”一声大喝将李密拉回现实,却是年轻的罗士信挺身上前,厉声请战,“明公,李善道欺人太甚!末将愿率精骑出城,为明公先歼此数百汉骑,以挫其锐气!”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m.ciyuxs.com)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辞鱼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