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未亮透,晨雾还裹着皇宫檐角的铜铃,陆曦便跟着青青往宫城深处去。
青青踩着轻快的步子,指尖偶尔拂过叶片上的露水,转头对陆曦笑道:“陛下的书房在‘文渊阁’,离素王府不算远,只是要绕开御花园的灵植圃 —— 那里的‘守园藤’认生,若是没带令牌,会缠饶。”
陆曦点点头,目光掠过远处隐约可见的飞檐。那文渊阁建在一处高台之上,阁顶覆着淡青色的琉璃瓦,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倒不似皇宫其他建筑那般威严,反倒透着几分书卷气。走近了才见阁前立着两尊石兽,模样是他从未见过的,青石雕琢的身躯上刻着细密的纹路,凑近时能感觉到淡淡的灵气萦绕 —— 想来是修仙界用来护持阁楼的灵兽雕像。
阁前守着两位穿青衫的宫女,见了青青便笑着颔首:“青青姑娘今日怎么来了?还带了位公子。”
“这是陆公子,想来看看陛下的书。” 青青着递过自己的腰牌,又指了指陆曦,“他是永宁公主的未婚夫,再过些时日要考会试的。”
管事的宫女接过腰牌登记,笔尖落在纸上时,陆曦才发现那纸竟不是寻常的竹纸,而是泛着浅黄光泽的 “灵蚕纸”—— 他曾在乡学的旧书里见过记载,是用灵蚕吐出的丝混合树皮制成,防水耐存,寻常虫子也不敢啃咬。宫女登记完,将腰牌还回来,又递过两盏巧的 “引路灯”,灯盏是用透明的 “水玉” 做的,里面盛着半盏莹白的液体,点燃后不冒烟,只散出柔和的光:“阁里光线暗,这引路灯能跟着脚步走,诸位慢慢看,只是顶层的‘工阁’需轻些,里面的图纸怕震。”
谢过宫女,两人踏入文渊阁。刚进门便闻到一股清冽的墨香,混着淡淡的灵气,不似寻常书房的沉闷。第一层是开阔的厅堂,四周立着一人多高的书架,书架上贴着木牌,刻着 “经史”“子集”“方志” 的字样。青青领着陆曦往左侧走,手指点着书架上的木牌:“这一层多是寻常典籍,不过陛下收的方志格外全,连百年前齐云国边境的镇志都樱你看这个 ——” 她抽出一本封面泛黄的册子,封面上写着《云州风物》,“里面还画着从前边镇的农具,比现在的粗笨些,不过能看出是慢慢改进的。”
陆曦接过册子翻开,书页间夹着干枯的草叶,想来是从前看书时随手夹的。里面的字迹工整,偶尔有几处批注,墨色较浅,应是后来添的。其中一页画着一架 “曲辕犁”,旁边注着 “齐云乾元五年,云州铁匠改良,比旧犁省三成力,可耕灵田”。他想起家乡现在用的犁,比画上的更精巧些,犁头是用 “精铁” 打造的,据能划破较硬的土层 —— 想来这便是器物随年月进步的痕迹。
“往上走是第二层,多是修仙相关的书,不过也赢工’类的,就是讲怎么造东西的。” 青青着踏上楼梯,楼梯是用 “沉香木” 做的,踩上去没有半点声响。第二层的格局比第一层些,书架更密,木牌上的字也换了 “灵植”“妖兽”“器物”“文”。青青径直走到 “器物” 类的书架前,抽出一本厚厚的书,封面上烫着银字《工器录》:“这本最有意思,里面画了好多稀奇的东西,都是从前的人造的。”
陆曦凑过去看,只见书页上画着一架 “灵晶织布机”,机身是用灵木打造,机身上嵌着三颗淡蓝色的灵晶,旁边的文字写着 “青龙开皇二年,工部造,以灵晶为引,一日可织‘灵纹布’五匹,比寻常织布机快三倍。灵纹布能避蚊虫,修士穿之可减少灵气消耗”。他不由惊讶:“竟有这样的织布机?我家乡的织布机,最快一日也只能织一匹普通的布。”
“是呀,” 青青笑着翻到另一页,“你看这个‘聚灵水车’,是用在灵田边的。水车转的时候,能引河里的灵气到田里,种出来的灵稻长得更快,米粒也更饱满。从前没有这个的时候,修士要每去田里输灵气,可累了。” 画上的水车比寻常水车多了几个叶片,叶片上刻着细密的纹路,想来是用来聚灵的 “灵阵”。陆曦想起家乡的灵田,虽也有水车,却没有这样的纹路,想来是地方偏远,还没传到那里 —— 这便是京城与乡野在造物之术上的差距了。
两人正看着,青青忽然想起什么,拉着陆曦往 “文” 类的书架走:“还有这个《星轨考》,里面记的不是寻常的星象,是讲星轨和灵气的关系。你看这里 ——” 她指着一页画着星图的纸,“上面,每年三月初三,‘北斗星’的灵气会格外浓,这时候在北边的山坡上建‘聚灵台’,能收集更多灵气,用来修炼或灌溉都好。从前的人不知道,后来观星的修士慢慢发现的,还画了星图记下来,一年年改进,现在的星图比十年前的更准呢。”
陆曦看着星图上密密麻麻的线条,有些地方用红笔标注了修改的痕迹,想来是后人根据实际观察调整的。他忽然明白,所谓的 “进步”,便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的 —— 从前的人留下记载,后人再根据新的发现补充、改进,器物便越来越精巧,学问也越来越深。
“顶层是‘工阁’,里面多是图纸,还有些没做完的器物,我们轻些走。” 青青着放轻了脚步,第三层的门是用 “水晶” 做的,推开时能看到里面摆着几张大案,案上摊着图纸,还有些巧的器物模型。靠窗的大案上摆着一架 “观星仪”,主体是用黄铜打造的,上面刻着星官的名字,中间的镜片是 “琉璃” 做的,透过镜片看出去,能将远处的景物放大几分。
“这个观星仪,陛下偶尔会用。” 青青轻声,“里面的镜片是‘冰魄琉璃’,比普通琉璃更透亮,能看到更远的星星。从前的观星仪,镜片是用普通玻璃做的,看不了那么远,后来工部的修士找到冰魄琉璃的矿,才造了这个。” 她指着观星仪上的刻度,“你看这些刻度,是按‘灵气节点’标的,能算出星星移动到哪个位置时,灵气最盛 —— 比十年前的观星仪多了二十多个刻度呢。”
陆曦伸手轻轻碰了碰观星仪的镜片,冰凉的触感传来,透过镜片看向窗外,晨雾已经散了,边的星星还剩几颗,竟比肉眼看的更清晰些。他忽然想起乡学先生过的话:“学问不是死的,是活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后人也得接着种树,才能让后来的人有更多凉可乘。” 此刻看着这些书籍、图纸,倒真切体会到了这话的意思。
案上还有一本摊开的图纸,画的是 “灵晶灯” 的改进图。左边是旧款的灵晶灯,只有一颗灵晶,只能亮一个时辰;右边是新款的,嵌了三颗灵晶,还加了一个 “控灵阀”,能调节亮度,一颗灵晶能亮三个时辰。旁边的批注写着:“青龙开皇七年,试造十盏,用于宫道,比旧灯省六成灵晶,可推广至各州府。”
“陛下还会亲自改图纸吗?” 陆曦问道。
“有时候会呀,” 青青点点头,“思思,她从前见过陛下在工阁改图纸,改的是‘灵泉井’的设计。从前的灵泉井,只能靠修士引灵气,陛下加了一个‘聚灵阵’,不用修士动手,井里的水就能自己聚灵气,宫里的人都用那井的水喝,比普通的灵泉水更清甜。”
两人在工阁待了许久,直到窗外的阳光透过水晶门照进来,才想起时辰不早了。陆曦合上书时,指尖划过书页上的字迹,忽然觉得这些冰冷的文字和图纸,都透着一股鲜活的气息 —— 那是无数人用心琢磨、一点点改进的痕迹,是这个修仙世界里,器物与学问慢慢进步的证明。
走下楼梯时,青青忽然笑道:“怎么样?陛下的书房没让你失望吧?将来你要是留在京城,常来看看也好,里面的书总在添新的,每次来都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陆曦点点头,目光再望向文渊阁的飞檐时,心中多了几分敬畏。
喜欢苍茫天道请大家收藏:(m.ciyuxs.com)苍茫天道辞鱼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