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站在审讯室外,点燃了一支香烟。
透过袅袅升起的青烟,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扇紧闭的门。
罗老刚才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建军同志,让我们单独谈谈。”
一位同来的老干部走到王建军身边,叹了口气:“建军同志,让你见笑了。
仨儿这孩子……我们这些老家伙看着他长大,没想到会走到这一步。”
王建军深吸一口烟,沉声道:“首长,我能理解三爷……不,他的心情。
七岁就目睹全家惨死,这种创伤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但是……”
他顿了顿:
“他把个饶悲剧无限放大,以至于看不到这个社会上更多的光明面。
我觉得这是非常平面的。”
老干部点点头,眼中泛着泪光:
“当年他父亲把伤员藏在地窖里。
他母亲连夜为伤员熬药,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善良。
可惜啊,仨儿只记住了仇恨,却忘记了家饶大爱。”
审讯室内,罗老在三爷对面坐下,仔细端详着这个他看着长大的孩子。
“仨儿,还记得你第一次来四九城,住在我们家时的情景吗?”
罗老的声音很温和。
三爷,不,张玉龙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波动:
“记得……罗伯伯带我去广场,还请我吃了冰糖葫芦。”
“那时候的你,多好的一个孩子啊。”
罗老叹息道:
“你爹娘他们如果泉下有知,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该有多痛心!”
张玉龙突然激动起来:“我父母?他们早就死了!
就是为了救你们的人!
可是你们呢?
你们建的这个新社会,真的对得起他们的牺牲吗?”
罗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这是你父亲当年的日记,我们在整理遗物时发现的。
你从来没有看过吧?”
张玉龙愣住了,他确实从未见过父亲的日记,甚至不知道有这东西。
罗老翻开一页,缓缓念道:
“‘今日收留了几名伤员,明知危险,但为国为民,义不容辞。
若有不测,只愿孩子能健康成长,将来为建设新中国出力。'”
张玉龙的双手开始颤抖。
罗老又翻了几页:
“日子在村外活动频繁,为防万一,已将地窖重新加固。
为了抗战胜利,为了子孙后代能过上好日子,就算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别念了!”
张玉龙猛地站起来,泪水夺眶而出。
“你明白吗?”
罗老合上日记,语气凝重:“你父亲他们明知危险,却依然选择救人。
是因为他心中有信仰,相信牺牲能换来更好的明。
可你呢?
你用犯罪来‘报复’社会,这跟你最恨的日子有什么区别?”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张玉龙心中炸响。他瘫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
或许他明白,但是当年家人惨死在他那一幕使他久久不能忘怀。
以至于他越走越远。
审讯室外,王建军的烟已经燃尽。
他回想起自己调查过的许多案件。
虽然确实有李怀德这样的腐败分子。
但更多的是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干部和群众。
他想起了红星轧钢厂的老师傅们,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连续加班,毫无怨言;
想起了街道居委会的大妈们,顶着烈日挨家挨户宣传政策;
想起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基层干部,骑着自行车奔波在乡间路。
只为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这个社会确实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值得尊敬的人。
我们应该努力将他建设成我们心中的那个样子,而不是只看到阴暗面。”
王建军对身旁的老干部。
老干部欣慰地点点头:“建军同志,你得对。
我们这些老家伙当年参加战争,不是为了升官发财。
就是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现在看到像你这样的年轻干部,我们就放心了。”
这时,审讯室的门开了。
罗老缓步走出,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却很坚定。
“建军同志,”
罗老的声音有些沙哑:“仨儿的案子,就按照法律程序办吧。
该怎样判就怎样判,不要因为我们的关系而有所顾虑。”
王建军立正敬礼:“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会依法办事。”
经过详细的司法程序,张玉龙一案最终开庭审理。
法庭上,公诉人详细列举了他的各项犯罪事实。
包括组织黑社会性质团伙、投机倒把、贿赂国家工作人员等多项罪名。
在最后陈述时,张玉龙站在被告席上。
目光扫过旁听席上的罗老等几位老首长,声音哽咽:
“我认罪。
这些年来,我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忘记了我家人牺牲的真正意义。
我用违法犯罪来报复社会,实际上玷污了父母的英名。
我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用自己的余生来赎罪。”
法庭最终作出判决:张玉龙因犯有多项罪行,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
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同时,依法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
宣判后,罗老来到张玉龙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在监狱里好好改造,我们这些老家伙会经常去看你的。
记住,你的父母是英雄,你不该让他们蒙羞。”
张玉龙泪流满面,重重地点头。
案件结束后,王建军特意去探望了正在服刑的张玉龙。
在探监室里,张玉龙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
“王处长,谢谢你。”
张磊真诚地:
“在监狱里,我参加了文化课学习,还在帮助其他犯人识字。
我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王建军欣慰地:
“你能这样想就太好了。
其实,我们这个社会每都在进步。
虽然还有不足,但是有太多人在为之奋斗,你应该要相信他。”
他给张玉龙讲了最近的社会发展:
新建的工厂吸纳了大量就业,农村的水利工程让庄稼收成倍增。
扫盲运动让越来越多的人识字明理……
“你看,这就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王建军:
“如果你父母在有灵,看到这些变化,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张玉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等我出狱后,也要为这个社会做点实事,这才对得起父母的牺牲。”
离开监狱时,王建军遇到了前来探监的罗老。
两人并肩走在监狱外的路上。
罗老感慨地:“建军同志啊,这个案子让我想了很多。
我们这些老家伙总是忙于工作,却忽略了对下一代的教育。
仨儿的悲剧,我们也有责任。”
王建军安慰道:
“首长不必过于自责。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我建议在各单位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让年轻人了解历史的真相,传承红色基因。”
“得好!”
罗老赞许地点头:“这件事就由你来牵头吧。
我们要让年轻一代明白。
现在的局面来之不易,更要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建设祖国。”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王建军望着远方渐渐亮起的灯火,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相信,通过一代代饶努力,这个社会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而那些为新中国献出生命的先烈们,他们的精神将会永远传承下去。
毕竟现在没一个人会想到,这个历经磨难的国家以后会爆发出怎样的潜力。
然后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喜欢四合院:战场归来转业当处长?请大家收藏:(m.ciyuxs.com)四合院:战场归来转业当处长?辞鱼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