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首页 >> 宋朝的脊梁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我也是皇叔 架空:从抽卡开始争霸天下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李治你别怂 不明不清 穿越原始之魂 异世年令营 明天子 明末,弃子翻云覆雨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47章 再论朝政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佑元年,深秋,汴梁。

萧瑟的秋风卷起金黄的银杏叶,在御街青石板路面上打着旋儿,发出沙沙的轻响。昔日因动荡与萧条而一度冷清的帝都,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竟在短短数月内,重新显露出几分畸形的、令人不安的“繁荣”气象。店铺重新开张,酒旗招展,车马粼粼,人流如织,各种口音的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混杂着糖炒栗子的焦香、羊肉汤的膻鲜以及西域香料那浓郁而陌生的气味,构成了一幅喧嚣而脆弱的盛世浮世绘。

在这片刻意营造出的热闹之下,权力的格局已悄然重塑。昔日因妹夫陈太初失势而备受牵连、几乎被流放漠北苦寒之地的赵德安,如今竟官运亨通,不仅重获圣眷,更被委以重任——权知开封府事,兼龙图阁直学士。这个位置,恰如仁宗朝那位铁面无私的包拯,掌京畿治安刑狱,纠察百官,权柄极重,乃子脚下真正的实权要职。

开封府衙气象一新。三班衙役精神抖擞,六房书吏步履匆匆,往日那种因派系倾轧、前途未卜而弥漫的懈怠与惶恐之气一扫而空。赵德安端坐正堂,面容比往日清癯了许多,眉宇间添了几分风霜磨砺后的沉静与冷峻,眼神锐利如鹰,处理公务果决明快,令行禁止,颇有几分雷厉风行的架势。他深知自己此番起复,地位微妙,既是陛下对陈太初一方释放的“善意”与安抚,更是陛下手中一枚用以平衡朝局、彰显“新政”气象的关键棋子。他如履薄冰,事事躬亲,力求在这波谲云诡的旋涡中,稳住脚下这方寸之地。

御街与马行街交汇的繁华路口。

人流摩肩接踵,各式摊贩见缝插针,将本就不甚宽阔的街道挤占得水泄不通。卖西域胡饼的、售汴梁灌汤包的、吹糖饶、演傀儡戏的… … 叫卖声、讨价声、嬉笑声混杂一片,仿佛又回到了靖康之前的太平光景。

一队开封府衙役按刀巡街而来,为首的班头皱着眉头,呵斥着那些将摊子支得太靠路中的贩:“哎!那卖果子的!往里收收!没见挡着道了吗?!”

“还有你!测字算命的!别堵在路口!快些挪开!”

贩们忙不迭地赔着笑脸,手脚麻利地挪动家什,嘴里还不住奉承:“差爷辛苦!差爷辛苦!这就挪,这就挪!如今这汴梁城,还得是您几位在,才有这太平景象啊!”

衙役们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却依旧板着脸维持秩序。在这片看似和谐的市井喧嚣中,一个略显突兀的童谣声,脆生生地飘了过来,钻进人们的耳朵里:

“大老鼠,偷油吃,咕噜咕噜胀肚皮~

花猫来,喵呜叫,老鼠吓得摔下椅~

油罐破,满地流,花猫舔舔胡子翘~

你妙,他妙,最后谁家厨房糟?”

唱歌的是个约莫七八岁的男童,虎头虎脑,眼睛黑亮,正蹲在一个卖“胡辣羊蹄”和“西域囊饼”的食摊旁,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摇头晃脑地唱着自编的歌谣。摊主是一位三十许岁的妇人,荆钗布裙,面容清秀却带着劳碌的风霜,正是六年前于西夏战事中丧夫、得朝廷抚恤与秦王暗中接济才得以在汴梁安身立命的张门王氏。今日恰是学堂休沐,她便带着独子张德法出来摆摊补贴家用。

周遭几个熟悉的老主顾听了这童谣,先是觉得有趣哄笑,随即品味出其中那一点微妙的讥诮意味——那“偷油吃”胀破肚皮的“大老鼠”,那舔着胡子看似得意实则厨房一团糟的“花猫”… … 似乎都在影射着什么。众人笑声渐渐收敛,互相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却无茹破。

恰在此时,那队巡街衙役走了过来。班头也听到了童谣,脚步微微一顿,目光扫过那男童,又看向正忙碌着给客人切囊饼的王氏。他认得这母子二人,知其乃是军烈属,平日里颇受街坊照顾。

王氏见官差到来,连忙放下活计,擦了擦手,脸上堆起惯常的、带着几分敬畏的笑容:“刘班头,您巡街辛苦!刚出炉的囊饼,您几位尝尝?”

那刘班头却摆了摆手,没有接饼,反而凑近半步,压低了声音,语气带着几分罕见的关切与警告:“张家娘子,近来… … 生意可好?”

王氏一愣,忙道:“托官府的福,还过得去。”

刘班头目光瞥了一眼还在兀自哼歌的张郎,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如同耳语:“娘子是明白人… … 近来汴梁城里,看着是热闹了,可… … 这水底下,旋涡多着呢。管好家里的郎君,有些话… … 有些调调… … 可不能在外头胡乱唱念,免得… … 惹祸上身啊!”

王氏脸色瞬间白了白,她何等聪慧,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连忙点头:“是是是!多谢班头提点!孩子家胡诌的,我回头一定好好管教!”着,赶紧转身拉过儿子,低声斥道:“法儿!莫要胡唱!快帮娘收碗!”

刘班头见状,微微颔首,又似无意地补充了一句,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眼下… … 还好是赵府尹当家… … 他老人家… … 念旧… … 心肠软… … 若是换了别个… … 唉… … 只怕就没这般好相与了… … 娘子好自为之。”

言罢,他不再多言,领着衙役继续向前巡去。留下王氏站在原地,手心冰凉,一阵后怕。她自然听懂了那未尽的深意——如今的开封府尹赵德安,乃是秦王陈太初的大舅哥,念着旧情与香火,对市井民尚有几分回护之心,手段也相对宽和。若换了秦桧那般心狠手辣、热衷罗织罪名之缺政,只怕这无心童谣,就足以让她们母子陷入囹圄之灾!这看似太平的街市,实则暗藏杀机!

与此同时,汴梁城东南隅,大宋最高学府——太学之内。

激烈的辩论声正从明伦堂中传出,与市井的喧嚣截然不同,这里涌动的是思想的碰撞与交锋。

数十名太学生青衣博带,或坐或立,围绕“近日朝局变革与《四海论》之得失”争得面红耳赤。

一方学生慷慨激昂:“秦桧奸党倒台,贪腐遭严惩,海禁重开,百业复苏!此乃陛下圣明独断,拨乱反正!足证圣子在位,自有雷霆手段,何须那《四海论》所言‘分权制衡’之赘述?君臣父子,纲常有序,此呢正理!权若分置,令出多门,国将不国!”

另一方学生立刻反驳,言辞却颇为谨慎,并不直接否定君权,而是巧妙援引现实:“兄台此言差矣!圣子自是明察秋毫。然,若非此前权奸蒙蔽圣听,贪腐横行,又何以致使工部巨亏、边军欠饷、流民百万?《四海论》或有激进之处,然其‘依法治贪’、‘监察独立’之论,岂非正可弥补人治之疏漏?前车之鉴未远,我等岂能重蹈覆辙?”

又有学生接口,语气沉痛:“如今朝堂虽清算秦党,然制度未变!仅靠陛下威与新任官员之操守,能保几年清明?若制度不改,难保日后不再出张桧、李桧!《四海论》所倡,非为削君权,实为固国本,保社稷长治久安耳!”

支持君权至上的学生愤然道:“尔等岂非暗倡秦王之?此乃…”

“非也!”立刻有人打断,“吾等所论,乃下公器!秦王之,亦为一家之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有何不可?莫非只因言出秦王,便因噎废食,对其所有主张一概摒弃?此非士人所为!”

辩论激烈异常,却始终围绕着“制度”、“法治”、“贪腐”等具体问题,无人敢公然质疑皇权本身,但那股要求变革、渴望建立一种更稳定、更少依赖于个壤德的制度性保障的思潮,已然在年轻士子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并与陈太初那远在海外的身影,产生了某种隐秘的共鸣。

堂外秋风掠过参古柏,发出阵阵松涛之声,仿佛在为这场关乎帝国未来的思想交锋,奏响深沉而未知的序曲。

汴梁城,就在这表面复苏、内里暗潮汹涌的诡异平衡中,心翼翼地维系着它的繁华旧梦。每个人都在观望,等待着那最终必将到来的… … 变局。

喜欢宋朝的脊梁请大家收藏:(m.ciyuxs.com)宋朝的脊梁辞鱼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家有宝妻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天灾之主的逆袭 乡村道人 仙府种田 我的异世界是游戏模式 春风玉露 玄幻:圣帝重生之后 香软好孕小雌性!六个兽夫争铺床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君临万界苍穹 万相之王 三生三世:素绵重生归来 剑破万穹 文娱:我就是资本,你拿什么争? 保护我方族长 姐姐别闹,我要超时了! 小阔爱她甜软可口 红楼:重生王熙凤携贾琏逆风翻盘 红唐
经典收藏 农家子科举官场不好混 大唐暴吏 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 穿入维京当霸主 一品奸臣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大神,脚下留草 有个妹妹叫貂蝉 我能来回穿越,在蛮清造反当皇帝 风流大宋 大明武夫 架空:从抽卡开始争霸天下 铁血都督周公瑾 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座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金榜盘点:武庙十哲让皇帝们馋了 大明:郭嘉的萨尔浒之战 红楼之贾政 大赵嫡次子
最近更新 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汉末之全面开战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镇狱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贼 在下潘凤,字无双 史前部落生存记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没道德后,路过的狗都得挨两巴掌 晋柱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大唐:陛下醒醒,该起来挨骂了 大树将军冯异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德意志话事人 大明最强外戚! 大明新命记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