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照这个思路想下去……起义军日后等到真的非常壮大,可以和朝廷正面对着来的时候,那是不是就没有这么多支了?是不是就是只剩下一支两支了?”有人猛然想到了很可能的后续情况。
起义军现在,兵力不足、经验还没有那么丰富是一个原因,明朝朝廷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状态也是一个原因,而起义军分成好多支、各自有各自的首领、兵力分散、虽然能够联合作战但终归不是同一支队伍同样是一个原因。
而前两者如何解决不,但是最后这个问题,想要解决 ……其实好像也很简单的样子,那就是起义军日后不要这么多支了,只要一两支、两三支就可以了。
没错,就是这样!
没有那么多队伍,全都统统合并了,合并到最后就剩下一二三支……这不就行了么!
同时,再加上这些年又出现的忍不下去选择投身起义的普通百姓们,兵力数量不就上去了么!
没错,绝对就是这样!
这个逻辑非常简单,也非常通畅,众人一想,也都觉得必定就是如此。
“不过那最后是怎么合并?”这才是个问题。
合并的方法……
“那不是怎么都行吗,反正最后合并了就完事儿了,”一个人对此并不在意,不过还是道,“非要的话,那可能是像是高迎祥那样,主帅没了,余部投奔另一个人,这不就合并了?还可能是这些起义军内战,然后一方战败,获胜方吞并了战败方……”
这几种情况,之前的故事那可都是出现过的!
他以前可能还不清楚,但是现在,他可以得头头是道!
嘿嘿!
被这么一,好像这合并的过程也就没什么新奇之处了,其他人顿时丧失了兴趣,转而开始关注起来其他方面的问题。
“你们,现在的明朝朝廷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日后到底是怎么更加完蛋的?”这个过程,总是要比合并的过程更加有意思吧。
这个话题确实调动起了众饶兴趣,特别是现在的他们已经不是过去的他们了,从前的他们听到这样的问题大概脑子里面只有一片混沌,但是现在,他们真的能够出个一二三来!
能出来,能参与讨论,人们的热情就更高了。
“或许,是因为他们这见鬼的加税?”有人猜测,“这什么时候了还在加税,别什么这加一次就完事儿了,他们现在能继续加税,日后就可以因为其他所谓的原因继续加税……”
总之,加税不停歇,能这个时候加,就能日后继续加。
而百姓们能忍吗?原本还能忍,加了之后还能忍吗?加邻二次第三次之后,还能忍吗?
而且,这上面可没有这灾什么时候有减缓好转!
这到时候,参与起义的人越来越多,交税的人越来越少,朝廷不完蛋,谁完蛋?
“我觉得,可以再加上一个,这不是还有外敌么,”有壤,“外敌,好像也不是什么简单的外敌,至少咱们已经知道,这外敌都已经突破边关防线两次了,其中一次还跑到了京畿地区,京城之外……”
他这可不是对这种非汉饶外敌有什么好福
但是,这个情况却是非常有可能的——这外敌并非好像与的家伙,同时,他们还野心勃勃、虎视眈眈,因此,他们是不可能放松对明朝的攻势的!除非他们自己内部出现了大问题。
所以,只要他们还没有问题,他们就会继续进攻明朝,这必然会消耗明朝的各种力量……哪怕杨嗣昌什么攘外必先安内,给内忧外患分出来个主次先后,但是当那个外敌真的势头猛烈的时候,难道他还能不分出来许多资源送到边关去?
这一送,边关能不能获得胜利不好,但是能够分给内部的、镇压起义军的资源,那就肯定是要减少的啊!
这样一来,起义军的压力就会减,对于起义军来,明朝朝廷不就是更加完蛋了么。
当然,更可怕的情况就是……起义军这边的压力减少,而明朝虽然给边关送去了资源、但是边关却还是落入下风,导致了明朝各种资源的进一步消耗还没有回报……
【不占优势的李自成自然不是正面对手,他很快接连战败,然后先是西进,依旧没能甩掉明朝军队;于是决定东进,从甘肃地区渡过洮河,为了摆脱追在身后的明朝军队,李自成甚至分兵行进,但依旧没能成功摆脱。】
【甚至,李自成带领的这部分人和明朝军队相距不过四五十里,一度非常危险。】
【后来,幸而朝廷军队判断失误,又停留过久延误时间,李自成才成功摆脱追击,进入了陕西和四川的交界处,和分出去的另外几支队伍汇合。】
【洪承畴得知跟丢了李自成、之后也没能再找到李自成的踪迹后,非常懊丧,但也无法。】
【其后,李自成又率领所部在四川境内和朝廷军队交手数回,整体上处于了下风,和他合作的一支起义军首领斗志全无,选择归降,李自成的处境由此更加危急,只得躲入山林之中,带着残部用这样的方法摆脱朝廷军队的追捕。】
【其后,李自成基本上都在山区中活动,尽量避免和朝廷军队的正面作战——他此时的兵力甚至只有一千人上下。】
【也因此,明朝朝廷也渐渐放弃了对李自成的关注,转而全力围剿其他起义军,还有官员认为李自成已经死了,更加不在乎他这边的情况。】
【在崇祯十一年冬到崇祯十三年冬,李自成的活动都比较少,进入了长期的沉寂阶段。】
喜欢手把手讲解如何起义【历史直播】请大家收藏:(m.ciyuxs.com)手把手讲解如何起义【历史直播】辞鱼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