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叹口气道:“李鸿章死在了战场上,这也是好事,省的受辱了。死在他手下的冤魂,不下百万,他死的不冤。”
刘铭传气愤的道:“左帅,你……你怎么为太平军上好话了,莫非你真要投降太平军吗?”
左宗棠没有正面回答他。
而是道:“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我左某人看得很清楚。太平军能够得势,是翼王运筹帷幄、还有民心所向的结果。这是清朝比不聊。大清已经失去了民心,被民众抛弃,也是罪有应得。你们淮军已经全军覆没,你效忠于谁?是他李鸿章一人吗?”
面对左宗棠的质问。
刘铭传一时间有些语塞。
他一向反对在攻陷太平军城池后,进行屠城。
但是人微言轻,李鸿章反而处处看不上他。
有几次他顶撞了李鸿章,差一点被罢官。
他与李鸿章之间,其实志趣并不相投。
李鸿章任用他,无非是因为他作战能力强,在战场厮杀不要命。
他在心中仔细想了想。
半晌后才道:“我是朝廷的将,不是李帅个饶将,自然要听从朝廷的安排。”
“朝廷马上亡了,你还听谁的?”
“朝廷亡了,我愿意赴死。”
“你想好了,大清已经腐朽透顶。你所见的淮军将领,每到一地,是何表现,你应该心里清楚的很。你们拿的俸禄,都带着百姓的血丝。你为大清殉葬,值吗?”
刘铭传心里清楚,他拿的这些饷银,大多数都是贪污和抢来的。
当朝廷的兵打上一个淮字和一个楚字、以及湘字,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左宗棠正气凛然地继续道:“朝代的兴亡,历史的轮回,全都由百姓承载。你我个人阻挡不了。你难道要做个牺牲品吗?”
左宗棠的话字字珠玑,敲在刘铭传的心里,让他心中震颤。
刘铭传平时也关注形势发展。
他也不明白为何湘军、楚军、淮军从一路节节胜利,到突然被消灭。
他到今日,才茅塞顿开。
他看着上面神态威严的石镇清正打量着他。
他问道:“左帅既然已经放下刀枪,我已是阶下囚。左帅看的事情,肯定比我远。我刘铭传愿意听左帅的意思。”
左宗棠摇头道:“你的前途光明,在于翼王。翼王既然不杀你,自然对你另有安排。”
完,左宗棠以期望的眼光看着石镇清。
石镇清用温和的眼神注视着目光如炬的刘铭传。
他含笑道:“刘铭传,你跟着李鸿章是明珠暗投了,本王对你确实另有安排。”
刘铭传偷偷看了石镇清一眼,他壮着胆子问道:“不知翼王打算如何安排在下?”
石镇清沉吟片刻,他想着以刘铭传的才能,在后世担任了台湾巡抚,在任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而保全了台湾。
想到这里,石镇清道:“台湾孤悬海外,而且台南和淡水,还被英吉利开辟为通商口岸。我打算未来在台湾设巡抚,立你为首任台湾巡抚。除了将台湾打造成前沿不沉的铁甲舰,还要收回通商口岸,成立南洋水师。不过眼下台湾尚未归附,还需要等上一等。”
一旁的左宗棠哈哈笑道:“既然翼王提起台湾,微臣愿意以闽浙总督,监管台湾的身份,让台湾道台丁日健和总兵官曾玉明以及副总兵林文察一起招到南京开会。顺便将他们拘下,若是他们肯归附,自然省得动用武。若是不从,翼王可以将他们就地格杀。”
石镇清问道:“左大人,看来你对台湾的情况比较了解。何不将台湾情况给本王讲讲。另外,金陵城本是淮军李鸿章的地盘,左大人话中之意,似乎很有把握拿下金陵。”
左宗棠侃侃而谈道:“台湾情况确实比较复杂,林文察与曾玉明都跟随老夫与太平军作战过。因此老夫句话,二人不敢不来。曾玉明的部下都是班兵,也就是从厦门和福建招兵,驻守在台湾,人数大概有七八千人。还有七八千是吃的空饷。
“他手下的绿营兵在镇压地会戴潮春起义时,实在不堪一击,不得不借助地方大族林家。林文察是林家族长,他年轻有为,骁勇善战,兼文武双全。他仅仅带着几百练勇,就将地会首领戴潮春打得连连败退,最后戴潮春被铁血镇压。”
“至于能否兵不血刃进入金陵城,此事易如反掌。让刘铭传带我楚营五千人马进入金陵,趁机将金陵守将杨鼎勋和江宁知府刘珣膏二人拿下,则夺取金陵城不难。”
石镇清对左宗棠纳的投名状十分满意。
他总结道:“那好,夺取金陵之事,就交给你和刘铭传去办。不过台湾官兵弱,地方势力强大,这并不利于管理。本王打算让刘铭传带着人马去驻守台湾,巩固统治,将高山族各雾社(部落)也纳入管理。但对地方豪族,也要互相制衡。”
石镇清顿了顿,继续讲道:“如果林文察肯投降,可以将林文察调离台湾。让其族人留守台湾。互相制衡之下,林家就不敢放肆。”
左宗棠知道刘铭传手上已经无兵无将,看着刘铭传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雄风,他忽然想起一事。
于是趁机道:老夫在临出征之时,曾经让浙江布政使蒋益澧招募了五万新练勇。并劝李鸿章让总兵官杨鼎勋和江宁知府刘珣膏也新招募了五万兵勇。”
“这金陵城新招募的五万兵勇。以老夫看来,可以让刘铭传带去台湾。不知翼王以为如何?
军师邱云机听到左宗棠如此提议,他有些担心刘铭传独自带着新招募的淮军人马去台湾,会有割据的可能。
于是道:“此事还需要商议后再定,何必急于一时。”
石镇清摆手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左大人既然提出了宝贵意见,我如果不采纳,岂不寒了心。这个策略我同意了。”
左宗棠没想到石镇清办事如此果决。
不由得心中更加深了对他的崇敬。
左宗棠办事向来雷厉风校
他趁热打铁道:翼王殿下。既然这样,那我马上给台湾道台丁日健,总兵官曾玉明和副总兵林文察去信,让其火速到金陵开会。等他们到后将其软禁。
石镇清点零头。
他一旁站立的边澜河下令道:“准备笔墨纸砚,让左大人写公文。”
等边澜河将方桌摆上。
左宗棠盘膝而坐。
他大笔一挥,很快就写好了几篇公文。
随即派人送去台湾。
左宗棠做事行霹雳手段。
石镇清对其更加信服。
喜欢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请大家收藏:(m.ciyuxs.com)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辞鱼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