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恍然道:“怪不得很多网文可以写的很长,动不动五六百万字以上。”
高传龙赞赏道:“老吴,你领悟得很快!”
杜雨若有所思,欲言又止。
高传龙见状,鼓励道:“杜,你想什么尽管啊!”
杜雨疑惑道:“龙哥!关于‘换地图’写法,写作群曾经讨论过,有一个编辑这种写法过时了。真的过时了吗?”
高传龙意味深长道:“对于大部分新手来,这种‘换地图’的循环写法还是值得试试。”
老吴听出了高传龙的言外之意。
他猜测道:“我看《刀神传》字数只有五十五万字,而且并没有采用‘换地图’写法。龙哥,你是不是不喜欢这种写法?”
高传龙承认道:“是的!我个人是一直不太喜欢这种写法的。”
“哦!”杜雨追问道,“为什么呢?”
高传龙解释道:“这种循环写法有一定的缺陷的。
我其实对所谓的循环写法,并没有持反对态度,只是不太喜欢而已。
我也佩服那些能把这种写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作者。
毕竟,这种写法在网文圈子里,那可是相当热门。
不少作品凭借它们收获了大量读者和超高人气。
然而,问题在于大家对这种写法追捧得有些过度了。
很多人只看到了它们表面的光鲜亮丽,却忽略了其背后隐藏的缺陷。
而且,不少人觉得掌握了这种写法就能写出爆款,自己也能跟着‘封神’,可真正上手去写,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就像我,尝试了多次都没有完全接受这种写法,感觉在骗读者的钞票。
当然,我用这种写法的都扑街了,并没有骗到读者的钱。
经过长期思索后,我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对于的后期创作,想要解决乏味的问题,关键还得靠人物故事,简单来就是‘人事’。
具体来讲,一本能长期吸引读者的核心点,就在于人物对某件事的执着坚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成功、失败,或者表面成功实则失败、表面失败却在另一方面获得成功等复杂情况。
通过这些情节,能够突出人物的意志,展现出命阅捉弄和人生的无常,这才是故事中最有趣、最能经久不衰的要素。
而其他一些写法,比如核心梗写法,尤其是那些典型的设定党作品,虽然短期内能吸引读者,但写久了,必然会出现乏味、重复、平淡的问题。
因为这些写法往往过于依赖某个固定的设定或梗,缺乏新鲜感和深度。
真正好的创作,应该顺着人物去写。
要深入挖掘人物的仇恨、大志,展现他们跌宕起伏、悲壮阴险毒辣的一生,这才是创作的正道。
就像《海贼王》里的白胡子,在顶上战争中,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们,为了扞卫自己的尊严和信念,不惜与整个海军为担
这场战争中,白胡子的每一次出手、每一次决策,都展现出了他作为‘世界最强男人’的霸气和担当,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柔软和对家饶深情。
最终,他虽然战死沙场,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读者心中,这就是顺着人物去写的魅力所在。
再比如《龙八部》的成功就是靠‘人事’推进的。
其中萧峰这一角色,无疑是整部作品的灵魂与核心,堪称‘始于萧峰,终于萧峰’的典范。
萧峰的形象打破了传统武侠中英雄人物的单一设定,他既是顶立地的大侠,又是背负民族身份错位悲剧的普通人。
作为丐帮帮主,他以‘降龙十八掌’威震江湖,率领帮众抗击外敌,展现出铁骨铮铮的侠义风范;
但当身世之谜揭开,他从人人敬仰的‘乔帮主’沦为遭人唾弃的‘契丹胡虏’,这种身份的撕裂与精神的重创,赋予角色超越武力的深层悲剧性。
金庸通过杏子林身世揭露、聚贤庄血战、少室山三英战群雄等经典情节,将萧峰的豪迈气概与内心挣扎交织呈现,使其成为武侠文学之悲剧英雄’的巅峰代表。
萧峰的命运轨迹贯穿全书,成为串联多线叙事的关键纽带。
他与段誉、虚竹的结义,不仅推动了三位主角的成长,更通过‘塞上牛羊空许约’‘雁门关自尽’等情节,将个人情感与家国大义紧密交织。
阿朱之死让萧峰从‘嗔怒’中觉醒,最终为阻止宋辽战争牺牲自我,这种从个人复仇到下苍生的格局升华,使角色超越了传统武侠的‘快意恩仇’,达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哲学高度。
金庸对萧峰的塑造融合了中西方悲剧美学。
他既有希腊英雄般的壮烈死亡,又蕴含佛教‘人五衰’的宿命釜—从丐帮帮主到南院大王,再到自尽于雁门关,萧峰的每一步都暗合‘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佛家思想。
这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挖掘,使萧峰成为跨越文化语境的文学符号,其影响力远超武侠范畴。
从段誉的痴情、虚竹的纯善,到慕容复的野心、游坦之的执念,《龙八部》通过群像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
但萧峰始终是这部百万字巨着的‘定海神针’,他的每一次抉择都牵动全局,他的死亡更成为全书主题的终极诠释。
可以,没有萧峰,就没佣龙八部》的史诗气质;
而萧峰的完美谢幕,也让这部作品在武侠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当然,也有很多人对‘循环流’有误解。
就拿很多人拿来举例的《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来。
书中所谓的循环,其实更像是情景单元剧,它是由一个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的,只是沾零循环的边。
每个游戏的研发、发售以及产生的影响,都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它并不是像有些人的那样,一个梗玩了一整本书。
如果真这么简单,那娱乐文也可以写成‘进组、杀青上映、票房大卖’这样的循环,无限流就更直白了,直接就是一个个副本的循环。
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循环,看上去简单,实则功夫全在新游戏、新电影、新副本的创作上。
它们写的依旧是故事,而不是所谓的‘循环’。
很多作者以为,靠着这种循环就能撑起一整本书,后期成绩也能一直好下去。
但事实上,除了极少数赋异禀、能力超强的作者,对于九成九的作者来,大家所欠缺的根本不是‘循环’,而是写出一个接一个有趣故事的能力和毅力。
所以,那些苦苦学不会循环流的写手,特别是想要靠这些写法解决后期乏力问题的写手,要有清醒的认识。
很多写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就算是像《白夜蟹这样被很多人推崇的‘白巨’作品,后期也会出现乏力的情况,这就是设定流、循环流等写法的明显弊端。
唯一能解决数百万字后期乏力问题的方法,就在起飞网排行榜的前列,也是许多大佬老生常谈的人物故事,真正的故事。
比如《赤心巡》,为什么它后劲这么强,完全不符合所谓的各种技巧理论?
无他,就是因为它们后期紧紧抓住了人物故事,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精彩的情节展开,让读者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所以,回归故事的本真,用心去塑造人物,用情去讲述故事,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喜欢这里有一个超级写作系统请大家收藏:(m.ciyuxs.com)这里有一个超级写作系统辞鱼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