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慕容恪于河西走廊的疏勒河谷布下罗地网,静待酒泉太守谢艾援军之际,冉魏帝国的另一只铁拳,已从中原腹地呼啸而出,直指南方重镇——宛城。
南路,王猛兵锋指宛城
洛阳城外,伊洛河畔,十万大军肃立如林。与慕容恪西征军的铁骑纵横不同,王猛所部更显沉凝厚重,步骑结合,军阵严谨,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弥漫开来,连河面的水汽都仿佛为之凝结。军中将士同样受益于境内仙灵之气,虽不似西线边军那般煞气外露,但眼神锐利,气息绵长,显然修为根基更为扎实,更符合王猛这位以智略、治军闻名的统帅风格。
王猛一身青色儒袍外罩软甲,并未骑马,而是立于一辆架设着巨大地图沙盘的战车之上。他目光沉静,扫过麾下诸将,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陛下志在下,非仅限北土。宛城,乃南阳盆地之心脏,荆襄之北门。取宛城,则南可俯瞰襄阳、江陵,西可胁逼关中,东可连通江淮。此战,非为杀戮,乃为钉下一颗撬动南北格局的楔子。”
“传令,大军开拔!沿伊洛河向西南,经宜阳、卢氏,穿熊耳山与伏牛山之间的峡谷,进入南阳盆地,目标——宛城!”
“谨遵将军令!”众将轰然应诺,声震四野。
大军随即开动,如同一股钢铁洪流,沿着预定的路线滚滚向前。队伍纪律严明,除了脚步声、马蹄声与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几乎听不到多余的杂音。沿途所经宜阳、卢氏等地,守军皆闻风丧胆,或弃城而走,或献城归降,王猛兵不血刃,迅速通过。
最关键的,是穿越熊耳山与伏牛山之间的那条峡谷。此处山势险峻,林木葱茏,本是极易设伏之地。王猛却早有准备,派出大量修为精深的哨探,由熟悉地形的向导带领,提前清除可能存在的威胁,并占据两侧制高点。大军则分成数队,依次快速通过,秩序井然,如同一条巨蟒,悄无声息地滑入了富饶的南阳盆地。
一进入盆地,视野豁然开朗。沃野千里,河渠纵横,正是初夏时节,庄稼长势喜人。王猛并未耽搁,即刻下令全军向宛城方向疾进。十万大军的行动,在王猛的指挥调度下,竟如臂使指,效率极高,消息也被严格封锁,直到兵临城下,宛城方面才骤然惊觉。
宛城,歌舞升平中的惊雷
与此同时,宛城之内,却是一派醉生梦死之象。
守将桓澹,乃是东晋权臣桓温之侄(注:此为配合您提供的角色名进行的虚构设定),凭借家族荫蔽,得以镇守慈重镇。然而他本人却志大才疏,贪享安逸,尤其酷爱歌舞宴饮。这日午后,太守府邸内,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歌姬舞女彩袖翩跹,桓澹正半倚在软榻上,眯着眼睛,手持玉杯,欣赏着堂下的曼妙舞姿,几名侍女在一旁心翼翼地捶腿打扇,满室馨香,好不惬意。
“大人,近日有零星传闻,北边冉魏似有异动,您看……”一名幕僚心翼翼地近前低声禀报。
“异动?”桓澹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如同驱赶苍蝇,“北虏自顾不暇,慕容恪那蛮子正跟敦煌较劲呢!王猛?一介书生,守在洛阳已是他大造化,安敢南下?休要扰了本官雅兴!去去去!”
幕僚喏喏而退,不敢再多言。桓澹又沉浸在他的歌舞升平之中,仿佛外面的世界与这富丽堂皇的府邸毫无关系。
然而,该来的终究会来。
就在一曲终了,歌姬舞女盈盈拜倒,桓澹准备高声赏赐之时——
“报——!!!”
一声凄厉、仓皇乃至变调的呼喊,如同晴霹雳,猛地撕裂了府内奢靡祥和的气氛。一名浑身尘土、盔甲歪斜的卫兵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甚至来不及行礼,便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
“大人!大事不好!城外……城外发现大量敌军!旗号是‘王’、‘冉’!是冉魏的大军!看声势,至少十万之众!前锋已距城不到二十里!漫山遍野,都是人啊!”
“哐当!”
桓澹手中的玉杯失手跌落在地,摔得粉碎。琼浆玉液溅了他一身,他却浑然不觉。
脸上的慵懒和醉意瞬间被无边的惊恐取代,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他脸上褪去,变得惨白如纸。
“什……什么?王猛?十万大军?”他猛地站起身,双腿却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声音尖利,“怎么可能!他不是在洛阳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探马呢?为什么没有提前预警?!”
“大人,敌军行进极快,而且…而且仿佛是从而降,直接出现在盆地内的……”卫兵语无伦次地解释。
堂下的歌姬舞女早已吓得花容失色,瑟瑟发抖地挤在一起,乐师们也停了手,丝竹之声戛然而止,整个大厅死一般寂静,只剩下桓澹粗重而惊恐的喘息声。
“十万……十万大军……仙灵之气……慕容恪在河西杀了杨宣三万援军……”零碎而可怕的信息在他脑海中炸开。他深知自己麾下守军不过两万余人,且承平日久,疏于操练,如何能抵挡得住如狼似虎、据有仙灵加持的冉魏精锐?连善战的杨宣都全军覆没,他桓澹……
巨大的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他。什么城池重任,什么家族荣辱,在保命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守……守不住!绝对守不住!”桓澹像是魔怔了一般,喃喃自语,随即猛地抬头,对着左右心腹声嘶力竭地吼道:“快!快备马!不,备车!轻装简从,立刻从南门走!去襄阳!快去!!”
他再也顾不得什么官威体统,一把推开试图给他披上外袍的侍女,几乎是连滚爬地冲向府外,那模样狼狈到了极点。府内顿时乱作一团,丫鬟仆役尖叫四起,官员将领面面相觑,有人试图劝阻,却被桓澹疯狂地推开。
不久,宛城南门轰然打开,桓澹在一众心腹家兵的保护下,乘坐着几辆匆忙准备的马车,抛弃了满城的军民和堆积如山的粮草军械,头也不回地向着襄阳方向仓皇逃窜。主将如此,城中尚未接战的守军更是士气瞬间崩溃,一片大乱。
当王猛率领大军,阵容严整地抵达宛城之下时,看到的是一座城门洞开、城头守军旗帜歪斜、人心惶惶的孤城。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甚至还有城中士绅主动出来请降。
王猛端坐于战车之上,望着不战而得的宛城,脸上并无太多喜色,只是淡淡地对左右道:“传讯邺城,禀报陛下,宛城已下。另,通告全军,入城之后,严守军纪,秋毫无犯。张贴安民告示,沿用部分旧吏,迅速恢复秩序。簇,将是我军经略荆襄的根基。”
他的目光越过宛城低矮的城墙,投向更南方的广袤土地,那里,是荆州,是襄阳,是更多的未知与挑战。冉魏的南进战略,随着宛城的轻易易主,迈出了至关重要且无比顺利的第一步。而慕容恪与王猛,这一西一南两路大军,如同冉魏伸出的两只巨钳,正缓缓合拢,改变着下的格局。
喜欢诸天万界革命请大家收藏:(m.ciyuxs.com)诸天万界革命辞鱼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