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谦把介绍信压在炕席底下,杜荷连夜拆了件旧军装改外套。煤油灯下,她咬断线头,抖开衣服——原本宽大的军装被改成了合身的旅行服,内衬缝了六个暗兜,专门装钱和粮票。
\"裤脚得加宽。\"她比划着王念白的腿,\"海边沙子烫,得挽起来走。\"
王念白像只顽皮的猴子一样,光着屁股在炕上蹦来跳去,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我是舰长!嘟嘟——”他把妹妹王白鹿的尿布顶在头上,仿佛那就是一顶威风凛凛的海军帽。
“臭子!”杜荷见状,哭笑不得地骂了一句,然后迅速伸手将尿布拽了下来,顺便在王念白的光屁股上轻轻拍了一下,“明去马婶家借熨斗,把你那件蓝褂子烫平。”
王谦则安静地蹲在堂屋的角落里,仔细地擦拭着猎枪的零件。由于进城时不能携带整支猎枪,他只好将其拆成三段,然后心翼翼地包裹在棉袄里。
就在这时,七爷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了进来。他走到桌子前,把一个油纸包随手扔在上面,道:“拿着,熊油膏。”
王谦疑惑地看着七爷,问道:“这是啥?”
七爷的烟袋锅指向窗外,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海边的沙子比辣椒面还烧脚,走半能褪层皮。这熊油膏抹在脚上,可以防止被沙子烫伤。”
话音未落,王晴抱着药箱推门走了进来。她微笑着对王谦:“哥,我给你备了五毒散、止泻丸……”突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压低声音继续道,“还有这个。”罢,她从怀里掏出一个瓷瓶,递给了王谦。
王谦接过瓷瓶,定睛一看,只见瓶身上的标签上赫然写着“迷魂散”三个字。
“这是干啥用的?”王谦好奇地问。
王晴神秘地笑了笑,做了个撒的动作,轻声道:“遇上歹人,用这个迷魂散,足够放倒一头熊了。”
杜荷在里屋高声喊道:“当家的!快来试试这个!”她兴高采烈地举起一条颇为奇特的腰带,那是用绑腿布改制而成的,上面精心缝了十二个巧的口袋。
“这是我特意为你做的,”杜荷笑着解释道,“把钱分开装在这些口袋里,就算不心丢了一份,也还有十一份呢。”
王谦微笑着接过腰带,系在腰间。这时,王念白像个炮弹一样滚了过来,好奇地摸着那些口袋,兴奋地叫道:“爹!这看起来好像解放军叔叔的子弹带啊!”
夜幕渐深,孩子们终于在疲惫中沉沉睡去。王谦蹑手蹑脚地从箱底翻出一个铁盒子,那里面装着全家人辛辛苦苦积攒了五年的积蓄。
杜荷见状,也轻轻地凑过来,两人围坐在炕头,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仔细地数起钱来。他们数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数错,最终确定了总数——八十七元六角。再加上黑皮还回来的十块钱,一共是九十七元六角。
“这些钱够吗?”杜荷的声音轻得像蚊子叫,似乎生怕惊醒了熟睡的孩子们。
王谦沉默了片刻,在炕席上用手指比划着计算,“硬座票到大连是九块六,我们五个人来回的车票钱就是……”他顿了一下,接着,“还剩下三十七块六。”
“那住店的费用呢?”杜荷紧接着问道。
“刘叔给写了条子,我们可以住在部队招待所,应该不会太贵。”王谦稍稍松了口气,但随即又皱起眉头,“不过,就是吃饭的问题……”
话还没完,杜荷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迅速从针线筐里翻出一个布包,塞到王谦手里,“给!”
柳条箱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二十多个鸡蛋和半口袋松子,这些都是他们为这次海边之行精心准备的食物。
“跟海边人换螃蟹!”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充满了期待和兴奋,“马婶能换一筐呢!”
还没有完全亮起来,屯口就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于子明扛着半扇风干的狍子肉走过来,“路上吃!”他粗声粗气地道。
黑皮提着一串熏鱼,得意洋洋地晃了晃,“跟海鱼比比谁更鲜!”
连马寡妇也凑热闹,塞过来两双新纳的千层底,“沙滩上走,布鞋可比胶鞋跟脚多了。”
七爷的烟袋锅在柳条箱上轻轻敲了敲,“都检查好了?”
“好了!”王念白迫不及待地回答,“衣裳、干粮、救生圈……”他一边着,一边高高举起那个用狗尾巴草编的救生圈,引得周围的人一阵哄笑。
就在这时,杜荷突然叫了一声:“哎呀!”大家都转过头看着她,只见她一脸懊恼,“我忘带盐了!”
“海边还缺盐?”王谦觉得很奇怪。
杜荷一脸认真地解释道:“七爷海水不能喝,万一我们被困在海上,还得用盐来腌鱼呢……”
王晴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袋,递给杜荷,“早给你备好了,加碘的哦。”
王谦背上行李,突然发现白狐蹲在柴堆上,嘴里叼着个东西。走近一看,是根雪白的尾毛——它自己褪下的冬毛。
\"保平安的。\"七爷接过尾毛,系在王念白手腕上,\"比啥护身符都灵。\"
远处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是合作社派车送他们去县里赶火车。杜荷突然红了眼眶,挨个抱了抱送行的乡亲。
王谦心翼翼地将全家人一个个扶上了车斗,然后转身,目光缓缓扫过这个他生活了三十年的牙狗屯。晨雾弥漫,屯子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远处,家家户户的烟囱里正冒着袅袅的白烟,给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
“走喽——”随着王念白兴奋的呼喊声,他手中挥舞着一根狗尾巴草,仿佛在向这个熟悉的屯子告别。就在这时,七爷那破锣嗓子突然响起,他扯着嗓子唱起了送行谣:“山连水,水连,猎户出门别忘家,捡个贝壳捎回来,拴在门框镇邪煞……”
伴随着七爷的歌声,拖拉机发出一阵“突突突”的响声,喷出一股黑烟,缓缓驶出了屯口。车声惊起了一群山雀,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
王谦紧紧攥着妻子的手,感觉到她的掌心全是汗水。他轻声问道:“怕吗?”杜荷的目光落在前方蜿蜒的山路上,微微摇了摇头,轻声道:“就是没想到……真能去看海。”
车斗里,三个孩子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始唱起了他们自编的歌谣:“大海啊大海,全是水!鱼儿啊鱼儿,游得美!珊瑚啊珊瑚,像花穗!贝壳啊贝壳,真宝贝!”稚嫩的歌声在山间回荡,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期待。
他们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广阔的海洋。他们想象着自己在海水中畅游,与鱼儿嬉戏,探索海底的神秘世界。每一句歌词都带着他们对大海的憧憬和向往,让他们的心情愈发激动。
随着歌声的飘荡,车斗里的气氛也变得热烈起来。孩子们互相拍着手,打着节拍,享受着这欢快的时刻。他们的笑声和歌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整个山间都填满。在这一刻,他们忘记了一切烦恼和忧虑,只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喜欢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请大家收藏:(m.ciyuxs.com)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辞鱼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