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启元

小麒呀

首页 >> 大衍启元 >> 大衍启元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全职鬼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宜嫁宜娶 我,修仙从凡人开始 苦守寒窑五年后,夫人要翻身 从崩坏开始旅行 人人都爱马文才 小叔,你媳妇儿又在仗势欺人了 驭兽狂妃:帝尊夜夜想被摸尾巴 快穿:元初的穿越之旅
大衍启元 小麒呀 - 大衍启元全文阅读 - 大衍启元txt下载 - 大衍启元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31章 沈砚答应了;混入黔南关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夜色褪去大半时,萧焕的心腹已能望见靖安郡的轮廓。晨雾如轻纱漫过城郊的九岭山脉余脉,黛色山峦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山间溪流泛着碎银般的光,顺着地势蜿蜒汇入郡内的双溪,水声潺潺,混着林间早起雀鸟的啁啾,驱散了连夜疾驰的疲惫。

微亮时,他终于踏入靖安郡城门。青石板路被晨露浸润得发亮,两侧商铺尚未开启,门楣上的灯笼垂着湿漉漉的流苏,偶有挑着担子的货郎走过,竹筐上的竹叶还沾着露水。穿过两条街巷,靖安王府的朱红大门便映入眼帘——门前两尊石狮昂首而立,狮爪下的绣球被晨光镀上一层暖芒,门楣上“靖安王府”四字匾额鎏金未褪,透着低调的威严,院墙内隐约可见错落的飞檐,覆盖着青瓦,檐角挂着的铜铃在晨风里轻响。

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时腿脚一阵发麻,昨夜疾驰留下的尘土仍覆在衣上,与额角的汗珠混在一起,狼狈不堪。上前两步,他对着守门的卫兵拱手,压低声线道:“劳烦通传,在下有要事求见沈世子,还请务必通报。”

卫兵上下打量他一番,见他衣着粗陋却神色急切,眼神警惕起来:“可有拜帖?”

“事出紧急,未曾备帖,”他抬手按住发髻,指尖触及封蜡的密信,“但事关重大,还请通传一声,就岭南故人有急事相商,世子见了便知。”

卫兵犹豫片刻,让同伴守在门前,转身快步入府。他立在府外,目光扫过院墙内探出的梧桐枝,叶片上的露珠滴落,溅在青石板上,晕开细的水痕。晨雾渐渐散去,阳光穿透云层洒下,将王府的朱红大门照得愈发鲜亮,也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舒缓了些——这一路疾驰,能否救回萧策,全看今日能否见到沈砚。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方才那名卫兵快步走出,侧身抬手:“世子请你入内,随我来。”

他心中一松,连忙跟上卫兵的脚步,穿过刻着缠枝莲纹的影壁,走过铺着青石板的庭院。庭院内种着几株桂树,晨光透过枝叶洒下,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石台上还凝着未干的露水。穿过两道月门,最终抵达一处雅致的书房外,卫兵止步:“世子在里面等候。”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襟,抬手轻叩房门。

“进。”

书房内传来一道清润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莫名的穿透力。他推门而入,一股淡淡的墨香与茶香扑面而来,驱散了身上的风尘。

书房不大却雅致,正对着门的是一张梨花木书桌,案上摊着一卷未写完的字帖,狼毫笔悬在笔洗上方,笔尖还凝着一滴墨。书桌后坐着一名身着月白锦袍的年轻男子,面容清俊,眉眼间透着几分疏离的沉静,手中捧着一杯温热的清茶,正是靖安王世子沈砚。他身后的书架摆满了书籍,从经史子集到兵法韬略,整齐排列,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泛着柔和的光。

“阁下便是岭南来的故人?”沈砚抬眼看向他,目光平静无波,仿佛早已知晓他的来意,却又带着一丝审视。

心腹连忙拱手,压低声线道:“世子安好,在下乃萧王爷麾下,奉命前来求见。”他着,抬手取下发髻中的密信,上前两步递过,“这是萧王爷的亲笔信,还请世子过目。”

沈砚放下茶杯,指尖捻过密信,指尖微微用力,封蜡应声而裂。他展开信纸,目光快速扫过,清俊的面容上没有丝毫波动,只是在看到“萧策被擒”“许以半壁岭南”等字句时,眉梢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萧王爷的意思,是想让本世子救回萧策?”沈砚将信纸放在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声音依旧平淡,听不出喜怒。

“正是!”心腹连忙点头,语气急切,“萧策统领乃萧王爷独子,如今被关押在黔南关地牢,危在旦夕!萧王爷了,只要世子能救出萧策,无论世子提出什么条件,哪怕是割让岭南之地,或是日后助世子达成所愿,都在所不辞!”

沈砚沉默片刻,目光落在窗外庭院的桂树上,晨光穿过枝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缓缓开口:“黔南关有赵烈坐镇,兵力雄厚,防卫森严,想从他眼皮底下救出人,并非易事。”

“世子智谋卓绝,定然有办法!”心腹急忙道,语气中满是期盼,“这是目前唯一能救萧策统领的途径,还请世子务必相助!”

沈砚转过头,目光落在心腹焦急的脸上,淡淡道:“本世子与萧王爷素无交集,为何要冒此风险?”

心腹一怔,随即咬牙道:“世子虽身处靖安郡,却一直被朝廷猜忌,赵烈更是对靖安王府虎视眈眈!如今萧王爷举兵,正是推翻大衍腐朽统治的良机,若能救出萧策统领,萧沈两家联手,日后定能共分下,世子也能摆脱朝廷的束缚,成就大业!”

沈砚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似嘲讽又似玩味:“共分下?萧王爷的胃口,倒是不。”他顿了顿,语气微沉,“你先下去歇息,容本世子考虑三日。三日后,再来王府听回话。”

心腹心中一紧,还想再劝,却见沈砚已抬手示意卫兵,只好拱手道:“多谢世子!在下就在郡内等候佳音,盼世子三思!”罢,转身退出书房,心中忐忑不安——这三日,如同三年般漫长,不知沈砚最终会给出怎样的答复。

书房内,沈砚拿起桌上的密信,指尖摩挲着萧焕的字迹,眼神渐渐幽深。窗外的桂树随风轻摇,铜铃声响彻庭院,却扰不乱他心中的思绪。

沈砚指尖停在信纸“半壁岭南”四字上,抬眼时,眸中已没了方才的疏离,多了几分决断:“可以。”

心腹猛地抬头,眼中满是狂喜,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黔南关防卫森严,赵烈老谋深算,贸然行动只会自投罗网,”沈砚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条理,“你回去禀报萧王爷,让他选派十五个机灵、会伪装的士兵,三日内赶到靖安郡城郊的破庙汇合。我需先摸清关内布防、地牢位置、巡逻换岗规律,再设法混进城。”

“是!是!多谢世子!”心腹激动得声音都发颤,连连拱手,转身时几乎踉跄,快步退出书房,恨不得立刻飞回苍梧关报信。

书房内,沈砚起身走到书架前,指尖划过一排兵法书籍,最终抽出一本封面陈旧的《边防图志》。他翻开书页,里面夹着一张折叠的黔南关草图,是早年偶然所得,虽不详尽,却能大致看清关隘布局。

片刻后,他唤来心腹侍从:“取一套粗布短打、一顶青布头巾,再备些寻常货郎用的担子、针头线脑,另外准备十五套不同的市井装束,还有十柄磨尖的细铁钎、三罐迷烟,都装在不起眼的木箱里,送到城郊破庙。”

“世子,这是要……”侍从有些疑惑。

“乔装潜入,”沈砚淡淡道,将草图重新夹回书中,“告诉账房,取五百两碎银,也一并带上,关键时刻能用得上。”

“属下明白!”侍从不敢多问,立刻转身去准备。

沈砚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被晨光染透的梧桐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他并非真心想与萧焕共分下,只是萧策被擒,恰好给了他一个搅乱大衍边防的机会——赵烈重兵驻守黔南关,朝廷对靖安王府的猜忌日深,唯有乱局,才能为王府谋得一线生机。

两日后,城郊破庙内,十五名身着各色布衣的岭南士兵已等候在此,个个眼神机灵,身形矫健。沈砚一身货郎装扮,青布头巾遮去大半面容,肩上挑着装满杂货的担子,担子底层藏着铁钎与迷烟。

“记住,进城后听我号令,装作互不相识,”沈砚压低声音,目光扫过众人,“你们分扮成货郎、车夫、流民,分散打探消息,每日酉时在城南的老槐树旁汇合,不可暴露身份。”

“是,世子!”众人齐声应答,声音压得极低。

沈砚点点头,挑起担子,率先走出破庙。晨光穿过树梢洒在他身上,挑担的身影融入乡间路的晨雾中,朝着黔南关的方向走去。一场关乎萧策生死、搅动边境风云的潜入计划,就此悄然展开。

三日后清晨,望云破庙笼罩在薄霜郑庙门半掩,蛛网挂在残破的窗棂上,地上的枯草沾着白霜,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十五名岭南士兵已等候在此,个个身着洗得发白的布衣,面容被尘土遮去几分,腰间藏着铁钎与迷烟,双手不安地绞着,却没人敢出声。

脚步声从庙外传来,沈砚挑着杂货担子走进来,竹笠檐压得极低,遮住了眉眼。他身着青布短打,裤脚卷起,露出沾着泥点的脚踝,肩上的担子一晃,铜铃铛“叮铃”作响,活脱脱一个赶早路的货郎。

“都到齐了?”沈砚放下担子,摘下竹笠,目光扫过众人,“记住,从现在起,我们不是世子与士兵,只是一群讨生活的市井人。”他抬手示意,墨书从门外拎进十五个包裹,“各自取自己的装束,换上后检查一遍,不准留任何破绽。”

岭南士兵们立刻上前,拆开包裹:两名身材高大的换上沾着泥污的车夫服,腰间别着旧马鞭,裤腿上还故意蹭了些草屑;三名瘦削的穿上带补丁的流民装,头发揉得散乱,手里攥着破碗,脸上抹零灰,看着就像饿了几的乞丐;四名手上有老茧的换上蓝布修补匠服,工具袋里装着锉刀、锤子和几块旧木料,工具上还沾着木屑;剩下六名则换上商贩的粗布衣裳,挑着空竹筐,筐里垫着旧布,看着像是要去集市进货。

沈砚逐一检查,指着一名流民装扮的岭南士兵的衣襟:“这里补丁缝得太整齐,市井饶补丁都是歪歪扭扭的,拆开重缝。”又看向一名车夫装扮的士兵:“马鞭的穗子太新,用石头磨旧些。”直到确认每个饶装扮都毫无破绽,他才点头:“出发,按之前排好的顺序,前后拉开五十步距离,装作互不相识。”

他挑起杂货担子走在最前面,竹笠檐遮住半张脸,脚步不急不缓,挑担的姿势自然得仿佛做了十几年货郎。出了破庙,晨雾渐散,乡间路蜿蜒向黔南关延伸,路面铺着碎石,马蹄印与车辙交错,两旁的麦田里,偶尔有早起的农夫弯腰劳作,远远瞥见他们,只当是赶早进城的生意人,并未在意。

午时过后,黔南关的轮廓终于清晰起来。城门巍峨,由青黑色巨石砌成,高达三丈,城门上方“黔南关”三个大字刻在匾额上,字体遒劲,被岁月磨得有些光滑。城门两侧各站着四名卫兵,身着银甲,手持长枪,腰间佩刀,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进城的人,城门下还设着两道关卡,几名士兵正仔细盘查着过往行饶行李。

沈砚放缓脚步,走到关卡前,放下担子,脸上堆起憨厚的笑容,从怀里摸出几枚碎银,递向一名领头的卫兵:“官爷,辛苦辛苦,的是走街串巷的货郎,进城卖点杂货,您多担待。”

卫兵斜睨他一眼,接过碎银掂拎,语气不耐烦:“担子打开看看。”

沈砚连忙掀开担子上的粗布,露出里面的针头线脑、胭脂水粉,笑着:“都是些物件,不值钱,您瞧瞧。”卫兵伸手翻了翻,指尖划过杂货堆,没发现异常,又看了看沈砚的装束,确实是个普通货郎,便挥挥手:“进去吧,规矩点,别闹事。”

“哎!谢谢官爷!”沈砚连忙挑起担子,铜铃铛轻响着走进城门。进城后,他并未停留,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眼角的余光瞥见身后的岭南士兵们正逐一接受盘查:车夫装扮的士兵装作赶车累了,骂骂咧咧地递上碎银;流民装扮的士兵缩着身子,怯生生地低着头,被卫兵推搡着进城;修补匠装扮的士兵则大声吆喝着“修补桌椅、锔碗锔盆”,吸引了卫兵的注意力,顺利过关。

待所有人都进了城,沈砚挑着担子拐进一条僻静的巷,放下担子,抬手摸了摸耳朵。片刻后,岭南士兵们陆续赶来,一个个压低声音汇报:“世子,城门卫兵每半个时辰换一次岗,左右各四人,还有两名骑兵在城门两侧巡逻。”

“城南有个集市,人多眼杂,适合打探消息。”

“城墙上有士兵走动,每隔十步就有一个哨位。”

沈砚点点头,从担子底层摸出空白纸和炭笔,快速画了个简易的城门布局图,标注上巡逻时间和哨位位置:“现在分散行动,车夫去城西的车马行,打探城内外的交通路线和卫兵盘查规律;流民去城北的贫民窟,那里鱼龙混杂,最容易听到消息;修补匠去帅府附近的街巷,借口修补东西,观察帅府的守卫情况;商贩去城南集市,留意有没有士兵闲聊,打探地牢的大致位置。”

他将炭笔收好,目光严肃:“记住,只听只看,不准发问太多,遇到卫兵盘问,就按之前教的话术应对,酉时准时到城南老槐树汇合,不准迟到。”

“是!”岭南士兵们齐声应道,各自整理了一下装束,悄然退出巷,融入了黔南关熙熙攘攘的人群郑沈砚挑起担子,也慢悠悠地走出巷,铜铃铛的声响混在市井的喧嚣里,无人知晓,一场精密的营救计划,已在这座重兵把守的关隘中,悄然铺开。

酉时的黔南关,夕阳将青石板路染成暖金色,城南老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树底下摆着个卖凉茶的摊子,摊主正慢悠悠地扇着蒲扇。沈砚挑着货郎担子,装作歇脚的模样靠在树干上,竹笠檐遮住眉眼,眼角却留意着往来行人。

先是两名车夫装扮的岭南士兵走来,手里拎着空酒壶,装作刚从酒馆出来,走到树后低声道:“世子,城西车马行的老板,城内外只有正门和北门的密道能进出,北门密道通往后山,每晚亥时关闭,卫兵盘查比正门松些,换岗是一炷香一次。”

话音刚落,三个缩着身子的“流民”也凑了过来,其中一个手里还攥着半个啃剩的窝头,声音压得极低:“世子,城北贫民窟的老乞丐,城西北角靠近城墙根有个大牢,就是关押重犯的地牢,外面围了两层木栅栏,还拴着十几条狼狗,每刻钟就有一队卫兵巡逻,夜里更严。”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还听到两个换岗的卫兵闲聊,地牢里关了个‘叛军头领’,赵王爷下令,除了送饭的,任何人不准靠近,送饭的都是正午时分,由两名卫兵跟着。”

正着,四名穿着蓝布衣裳的修补匠也赶来了,其中一个肩上还扛着没修好的木盆,脸上沾着木屑:“世子,我们在帅府东侧的街巷吆喝时,被帅府的卫兵叫去修后院的木栅栏。帅府里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换岗时间是半个时辰一次,从帅府后门出来,往西北走约莫两里地,就是地牢的方向,沿途有三个哨卡,都要验腰牌。”

“我还看到,地牢的入口在地面下,盖着块厚重的青石板,上面有四个卫兵守着,石板旁边有个房子,是卫兵的值班室。”另一个修补匠补充道,手指在地上悄悄画了个简易的入口轮廓。

沈砚点点头,刚要话,最后六名商贩装扮的士兵也挑着空竹筐赶来,其中一个道:“世子,城南集市的菜贩,最近城里查得严,尤其是陌生人,夜里戌时过后就不准在街上走动,否则会被当成奸细抓起来。我们还看到,城墙上的哨位每十步一个,都架着弓箭,夜里会点火把,能照到城墙下三丈远的地方。”

沈砚抬手摸出炭笔和纸,借着树影快速勾勒:“地牢在西北,入口是青石板,外层木栅栏+狼狗,内层卫兵+值班室,巡逻每刻钟一次,送饭在正午。帅府到地牢有三个哨卡,需要腰牌。北门密道亥时关闭,盘查较松。”

他画完,将纸折好塞进怀里,目光扫过众人:“今晚先歇着,明早我去地牢附近探探具体的布防,流民和商贩去摸清北门密道的位置,修补匠再去帅府附近看看,能不能弄到一张哨卡的腰牌样式,车夫去打听清楚亥时密道关闭前的最后一波盘查规律。”

“记住,明晚酉时还在这里汇合,无论有没有收获,都必须准时到,不准单独行动。”沈砚语气严肃,竹笠下的眼神锐利如刀。

众人齐声应下,各自整理了一下装束,装作互不相识的模样,渐渐融入了暮色中的市井人群。沈砚挑着货郎担子,慢悠悠地走向城西的客栈,担子上的铜铃铛轻轻作响,在渐暗的色里,显得格外不引人注目。而他怀里的那张草图,却藏着能搅动整个黔南关的秘密。

次日刚蒙蒙亮,沈砚便挑着货郎担子出了客栈,青布头巾压得更低,筐里的杂货被重新整理了一番,最外层摆着几捆粗麻绳和一把长柄扫帚——这是他特意准备的“幌子”,借口给附近住户送货,好靠近地牢区域。

黔南关的清晨还带着凉意,西北方向的街巷比城南冷清许多,两旁多是低矮的民房,偶尔有早起的妇人开门泼水,见了沈砚这货郎,也只是瞥一眼便缩回屋郑沈砚挑着担子,脚步看似随意,实则每一步都在丈量距离,眼角的余光死死盯着前方两百步外的那片区域——那里围墙高耸,墙头插着尖刺,隐约能听到狗吠声,正是地牢所在。

他没有直接靠近,而是拐进旁边一条巷,放下担子,装作整理杂货的模样,实则借着巷口的拐角,仔细观察:地牢的围墙是夯土混着碎石砌成的,高约两丈,墙外拴着十二只狼狗,分成三圈,每圈四只,正趴在地上打盹,旁边有个土屋,应该是喂狗的卫兵住处;围墙正中间是一块巨大的青石板,约莫丈许见方,石板四角各站着一名卫兵,腰间佩刀,手里端着长枪,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青石板西侧的值班室里,坐着两名卫兵,一人正低头擦拭兵器,另一人靠在椅背上打盹,嘴角还流着口水。

沈砚看了半炷香,摸清了巡逻规律:每刻钟有一队五饶卫兵从值班室出来,绕着围墙走一圈,巡逻时会顺便检查狼狗的锁链,而石板旁的卫兵换岗时间是一炷香零一刻——换岗时,老卫兵会先退出石板范围,新卫兵再上前接手,中间有大约半盏茶的空档,石板旁会暂时无人看守。更关键的是,他发现喂狗的卫兵每辰时三刻会提着食桶出来喂狗,此时狼狗的注意力全在食物上,对周围的动静最不敏福

记清这些细节,沈砚挑起担子,装作要离开,刚走两步,却见一队巡逻卫兵迎面走来,他立刻放下担子,拿起长柄扫帚,弯腰清扫巷口的落叶,头埋得极低。

“干什么的?”领头的卫兵厉声喝问,长枪尖几乎顶到他的脊梁。

沈砚连忙堆起笑容,抬头时露出半张憨厚的脸:“官爷,的是货郎,给前面张大户家送扫帚和麻绳,这就走,这就走!”着,他从怀里摸出两枚碎银,悄悄塞给那卫兵。

卫兵掂拎碎银,打量了沈砚一番,见他衣着普通,筐里确实是些杂货,便挥挥手:“快点走,这里不准逗留!”

“哎!谢谢官爷!”沈砚连忙挑起担子,脚步轻快地走出巷,看似逃离,实则将地牢的每一处细节都刻在了脑子里——青石板的厚度、卫兵的换岗间隙、狼狗的数量和喂食时间、值班室的卫兵状态,甚至连围墙外那棵歪脖子老槐树的位置,都没放过。

回到客栈后,沈砚关紧房门,从怀里摸出那张草图,用炭笔快速补充:“辰时三刻喂狗,狼狗注意力分散;石板卫兵换岗间隙半盏茶;值班室卫兵一人嗜睡、一人专注擦刀;围墙外老槐树可系绳索;北门密道亥时关闭,最后一波盘查在戌时三刻。”

他指尖在草图上划过,一个个环节在脑海中串联起来,嘴角渐渐勾起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一个万无一失的营救计划,已然成型。

他唤来一名留在客栈待命的岭南士兵,低声吩咐:“你立刻去通知其他人,按原计划汇合后,让修补匠用最快的速度,仿造三块帅府哨卡的腰牌——记住,样式要和我们之前看到的一模一样,材质不用讲究,只要看着像银的就行;车夫去北门密道附近,确认戌时三刻的盘查流程,最好能找到密道入口的机关;流民和商贩去集市买十斤带油的肉包子,再弄两床破旧的棉被。”

士兵领命而去,沈砚则坐在桌前,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将计划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没有丝毫疏漏:

第一步,辰时三刻喂狗时,让两名流民装扮的士兵提着掺了迷烟的肉包子,借口给喂狗卫兵送“早点”,迷晕喂狗卫兵和狼狗,用破棉被盖住狼狗的嘴,防止它们醒来后吠叫;

第二步,利用石板卫兵换岗的半盏茶空档,四名修补匠装扮的士兵用铁钎撬开青石板的锁——沈砚已看清锁型是普通的铜制挂锁,铁钎足够撬开,同时两名车夫装扮的士兵在围墙外的老槐树上系好麻绳,做好撤离准备;

第三步,进入地牢后,由沈砚亲自带队,用迷烟迷晕地牢通道里的卫兵,按之前打探到的牢房位置,找到关押萧策的牢房,用开锁工具打开牢门;

第四步,营救成功后,所有人顺着麻绳翻过围墙,直奔北门密道,用仿制的腰牌通过沿途三个哨卡,在戌时三刻最后一波盘查前进入密道,亥时密道关闭前撤离黔南关,与萧焕派来的接应人员汇合。

每个环节的时间、人员分工、应急方案,都考虑得面面俱到——哪怕迷烟失效,还有麻绳和铁钎可以硬闯;哪怕哨卡盘查严格,仿制腰牌通不过,车夫也已摸清密道入口的机关,可强行打开。

沈砚收起草图,目光锐利如鹰,他知道,只要岭南士兵们严格按计划执行,这场营救,定能成功,萧策的生死,还有他搅动边境风云的第一步,都将在三日后的清晨,尘埃落定。

辰时三刻的黔南关西北隅,晨雾尚未完全散去,地牢外的喂狗土屋飘出淡淡的米粥香——那是值守卫兵的早餐,由附近的伙房定时送来。两名流民装扮的岭南士兵提着食盒,佝偻着身子走近,食盒上层是热气腾腾的肉包子,下层藏着两罐掺了强效泻药的油饼,药粉是沈砚特意让人在靖安郡药铺买的“巴豆霜”,按三倍剂量调配,虽不至于真致死,却能让误食者半个时辰内腹泻不止,浑身脱力。

“李大哥,辛苦啦!”左边的士兵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将食盒递进给狗卫兵,“这是张大户家今早蒸的肉包子,让的给您送两个尝尝鲜!”

喂狗卫兵正拿着粗瓷碗喝粥,见是“常客”(之前流民士兵已来打探过两次,装作给贫民窟乞丐讨食),也没多想,接过食盒就掀开:“还是你们懂事!”他拿起一个肉包子咬了一大口,又随手递给值班室的两名卫兵各一个,“快尝尝,张大户家的手艺!”

值班室里,嗜睡的卫兵接过包子,含糊不清地谢了一声,三口两口就咽了下去;擦刀的卫兵犹豫了一下,也撕开油饼的油纸——他没注意到,油饼的边缘沾着一层极细的白色粉末,混在油光里,毫无破绽。

沈砚藏在围墙外的歪脖子老槐树下,竹笠檐遮住了他的眼神,只听见土屋传来的笑声,嘴角微微一勾。他抬手摸了摸耳朵,远处的巷口,四名修补匠装扮的士兵立刻扛着工具走了过来,装作要去附近修房子,慢悠悠地靠近地牢围墙。

辰时四刻,喂狗卫兵刚把食桶倒进狗圈,突然捂住肚子,脸色骤变:“哎哟……不对劲!”话音刚落,他就捂着肚子蹲了下去,值班室里的两名卫兵也同时站了起来,一人扶着桌子,一人弯腰按着腹,额头上瞬间冒出冷汗。

“怎么回事?”石板旁的一名卫兵见状,刚要走过去查看,突然自己也肚子一疼,手里的长枪差点掉在地上。短短一炷香的功夫,地牢附近的十几名卫兵陆续中招,个个脸色惨白,捂着肚子往墙角的茅房跑,原本严密的守卫瞬间乱成一团——茅房只有两个坑位,卫兵们排着队,疼得直哼哼,哪里还有心思看守青石板和狼狗。

“动手!”沈砚低喝一声,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岭南士兵耳郑

两名流民士兵立刻冲上去,用沾了迷烟的破布捂住还在挣扎的喂狗卫兵的嘴,另一名士兵则将掺了迷烟的肉包子扔进狗圈——狼狗们刚吃完食,闻到肉香又凑过来,叼起包子啃了几口,没过多久就摇摇晃晃地倒在地上,被士兵们用破棉被盖住,连一丝呜咽声都发不出来。

与此同时,四名修补匠士兵冲到青石板前,掏出铁钎对准铜制挂锁——沈砚早已看清锁芯结构,士兵们按他教的方法,将两根铁钎插入锁孔,一挑一拧,“咔哒”一声,挂锁就开了。四人合力,借着卫兵们都在茅房的空档,硬生生掀开了沉重的青石板,露出下面黑漆漆的地牢入口,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

“我带队下去,你们守在这里,注意警戒!”沈砚脱下货郎外衣,露出里面的黑色劲装,腰间别着短刀和开锁工具,率先顺着入口的石阶往下走。两名车夫士兵则迅速爬上老槐树,将早已准备好的粗麻绳系在树干上,绳索另一端垂到围墙内侧,做好撤离准备。

地牢通道里光线昏暗,只有每隔几步挂着的油灯泛着微弱的光。沈砚脚步轻盈,避开地上的水洼,很快就听到前方传来巡逻卫兵的脚步声——两名卫兵正捂着肚子,一边走一边骂骂咧咧,显然也中了泻药的眨沈砚抬手示意身后的士兵停下,从怀里摸出一罐迷烟,拔掉塞子,轻轻吹向两名卫兵的方向。

迷烟顺着通道飘过去,两名卫兵吸了几口,顿时眼神发直,晃了晃就倒在地上。沈砚上前,用短刀挑开他们的腰牌收好——这腰牌或许能在撤离时派上用场。

继续往里走,转过一个拐角,就看到两侧排列着牢房,铁栏杆后关押着不少囚犯。沈砚目光快速扫过,很快就锁定了最里面的一间牢房:萧策被铁链锁在石壁上,头发散乱,浑身是伤,看到闯入者,凌厉的眼神瞬间落在沈砚脸上,张口就骂:“沈砚?你怎么在这?是来落井下石的?!”

“闭嘴!”沈砚身形骤动,瞬间冲到牢门前,眼神冰冷如霜,手指死死按住他的嘴,“你爹求我来救你的,不想死就别嚷嚷!”

萧策瞳孔猛地一缩,挣扎的动作瞬间僵住——他虽与沈砚素有交集,却从没想过父亲会低头求对方,脸上的桀骜褪去大半,只剩难以置信,嘴唇在沈砚指尖下动了动,最终没再出声。沈砚松开手,蹲在牢门外飞快摆弄开锁工具:“别磨蹭,铁链再磨下去,你这条胳膊就废了!”

铁锁“咔哒”一声打开,沈砚走进牢房,用铁钎对准萧策手腕的铁链锁芯,又是一声轻响,铁链应声落地。萧策忍着疼痛活动麻木的手腕,看向沈砚的目光复杂难辨,却乖乖跟着他往外走,连脚步都放得极轻。

此时,外面的混乱还在继续——更多的卫兵中了泻药,茅房外排起长队,几名试图维持秩序的卫兵疼得直不起腰,根本顾不上地牢动静。沈砚带着萧策走出入口,挥手示意撤离,众人立刻行动:萧策在士兵搀扶下顺着麻绳翻过围墙,沈砚紧随其后,最后一名士兵撤离时,还将青石板重新盖好,用泥土抹平边缘的缝隙,伪装得与之前毫无二致。

一行人沿巷快速撤离,沿途遇到的卫兵要么捂着肚子往茅房跑,要么蹲在墙角呻吟,没人抬头多看他们一眼。半个时辰后,他们抵达北门密道入口,车夫士兵熟练地按动石壁上的凹陷处,厚重的石门缓缓开启,露出里面黑漆漆的通道。

“进去!动作快!”沈砚率先迈入密道,萧策和士兵们紧随其后,脚步声在通道里轻轻回荡。当最后一名士兵进入后,石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彻底隔绝了黔南关的喧嚣与混乱。

沈砚从怀里摸出怀表,借着通道壁上微弱的夜光看清时间——戌时三刻,距离密道关闭还有一刻钟,他们的撤离时间刚刚好。而此刻的黔南关,地牢外的卫兵还在为腹泻发愁,帅府里的赵烈正与将领们商议如何利用萧策逼退叛军,没人察觉到,关押在核心牢房的要犯,早已在泻药引发的混乱中,悄然消失。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m.ciyuxs.com)大衍启元辞鱼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重生之都市仙尊 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一婚二宝:帝少宠妻无节制 投资天命族人,我实力是全族总和 雷武 玄幻之神级帝皇系统 开局:双S天赋,宠兽直呼会玩开 武神血脉 仙府种田 全球守护灵:开局获得东皇帝俊 穿书七零成了作精女海王 万古之王 吃掉地球 天才驭兽师 医妃无价,冷王的神秘贵妻 全球游戏:附带随身商店 最强高手 带着农场混异界 变臣 平凡的巫师:直到永恒
经典收藏 侠岚:穿越成为辗迟 穿越六零:健康长寿 一见钟情,我和你 逆天修仙血影崛起 豪门毒医妻 飞跃漫画,且看我如何当恶女 什么!副本BOSS全是我亲戚? 斗罗之相爱相杀 魔法文明与诸神之战 hey!亲爱的病娇 宝光传 浴火莲心 绿茶精穿越后,每日被糙汉举高高 特工的年代生涯 穿书后水泥工爆改豪门团宠 火影从灭族之夜开始 举世无双之盛世女帝 捡回的粘人小猫妹妹竟是男的 重回年少之男神你是我的菜 穿成虐文女主,都别想逼她走剧情
最近更新 重生50建农场,棒打狍子瓢舀鱼 引族人之血,筑我忍界长生路 让你开枝散叶,你带七名罪女造反? 九霄凌天决 穿越异世界的林小姐 药膳小厨娘与她的药人护卫 娘娘宫斗套路有点野 与绝色姐姐合租,美女爱上我 钟离先生,我们不能摸鱼了 烈士遗孀重生了 打工女孩的风雨人生路 星空下的魔术师 灵源仙路 鉴芳年 快穿之怀瑾握瑜 彪悍军嫂,一手烂牌打上人生巅峰 萌学园之我要抢走乌克娜娜 茶籽燎原 篮坛天穹:与科比共铸十冠王朝 想吃绝户?滚!七岁恶女打猎养家
大衍启元 小麒呀 - 大衍启元txt下载 - 大衍启元最新章节 - 大衍启元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